我校召开二?一八年改革发展研讨会
(上接第1版)如何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吸引优质人才,打造学术共同体?推进两级管理过程中各院系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等议题,与会同志分成三组,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校党委书记姜锋对会议作了总结讲话,对大会报告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姜锋说,报告中用大量数据和详实图表对学校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分析相当准确。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学会和善于用数字精确分析问题是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表现。
姜锋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要切实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学者自主治学、院系自主办学”。在传承上外办学的优良传统和文脉精神的同时,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须具备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应对挑战的智慧。发现问题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抓一流建设,决不能只停留在务虚和笔谈层面,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出“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务必要心中有数,脑中有弦,手上有推进的项目。顶层设计很重要,基层落实更关键。要善于把整体设计转化为可以逐一具体落实的项目。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姜锋要求全校各职能部门明明白白地掌握“放管服”的清单、各院系要清清楚楚地明确自主办学的目标、举措与愿景。全校上下都要各司其职,直面难点、痛点和堵点,将师德师风建设、预算制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等具体改革举措一一落到实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一流建设。
姜锋对与会同志在分组讨论中的建言献策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大学是师生共同体、是学术共同体。现代大学治理需要师生共治。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校服务的客体,更是探索新知的主体。师生员工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学校发展与改革的主体。与会同志既要提意见,也要重实践。要把重心放在落实项目和实现发展目标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位上外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与学校的声誉息息相关、与学校的事业荣辱与共。都须摒弃“旁观者”心态,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态度,把自己的生涯规划与学校的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放进”学校的一流建设中去,尽己所能,积少成多,积土成山。
副校长杨力、周承分别主持了上午与下午的会议。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各院系部门党政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