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忽而今夏离别时


  常德,一座桃花源里的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四年,白马湖畔留下了我的箐箐岁月,文理的每一棵树,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华灯初上,城市霓虹闪烁,白马湖公园里,一道雪亮的喷泉冲天而起,散开漫天花雨,湖里的水不停地翻滚着,变换着,忽而蓝忽而红,异彩纷呈。校园里求知的学子依旧脚步匆匆,或是赶往图书馆,或是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偶尔从白马湖边传来几声蛙鸣,荷香悠悠,沁人心脾。
  那年初秋,我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拖着满满的行李箱,在母亲万分不舍的注视下,登上开往异乡的列车,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
  夜色中,列车轰隆隆的声响传入耳膜。许是离家愈来愈远,许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心中荡起了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无论前方是什么,只要走下去就好。
  这是个晴朗的秋日,湛蓝的天空中掠过几片云,微风拂来,一股凉意。街道两旁栽满了绿树,阳光透过树叶像一只只蝴蝶。看到如此美景的我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心生雀跃,意识到这里便是常德!这里便是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
  校门口“湖南文理学院”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心中敬畏之感油然而生,我想那便是对知识的向往。我沿路而行,来到白马湖畔,岸边杨柳依依,正巧彼时风过平湖,波光粼粼,放眼远眺,湖对面的图书馆,是那般宏伟,那般庄重……迎新处的学姐面带微笑,认真负责地帮我办理好入学手续,又有学长帮我拎行李,带我去寝室……原本因一个人旅程而产生的孤独感也在他们的热情之下,消失殆尽。
  我就这样匆忙地,离开故乡,来到了常德。我在这里种下了初心,朝着梦想的方向追逐,也遇见了一生的良师和益友。将要离别之时,才发觉自己的不舍,才发觉时光匆匆,原来四年光阴就在眨眼之间。
  云逐风流,金锣旗鼓,那是我在大学的第一次运动会。那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运动会,第一次获得了奖牌。以往岁月中总觉得青春太短,后来才明白,那肆意挥洒的汗水才是青春真正的味道。
  忽想起了作家吴祖光健在时给年轻人们的题词———生正逢时。于是,我开始穿梭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里,而每一次站在流光溢彩的颁奖舞台上,瞥见那一抹抹熟悉的靓影,才知道,努力过后的自己才是期待中的模样。
  在知识的殿堂里,执着的我们在翱翔……飞过十八岁的雨季,飞向十八岁的彩虹。十八岁的我们,从见到“湖南文理学院”开始,便已经许下了美好的愿望,人生盛夏,不负年华。
  文理的冬,冷风刺骨,冻得人瑟瑟发抖。那一年的元旦晚会,我们在台上跳着精心排练一个多月的舞蹈,听到阵阵欢呼声,我们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那是幸福感,那是辛苦后所品尝到的欣喜与感动。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无数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四邻俱寂,大家不厌其烦地排练,一次又一次地改编,灯下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人这一生,会有很多个四年。但这四年,却无疑是让我最刻骨铭心的。在这段青葱的时光里,我得到了太多的慰藉。这四年我尝试把一颗心埋在泥土里,看它到底会不会长出另外一颗心?
  经过四年的成长,我慢慢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一样经历着青春的困顿,一样面临着初尝爱情的张皇,一样承受着时代变迁的失落,生存在理想国与动物园的夹缝里,从而在社会规范与自我价值的两极之间摇摆不定。有时候仰望自己金光闪闪的未来,有时候却惊惧自己将一事无成。
  在这片天地中,我或许找到了答案:当你种下一颗心,真的会再长出许多许多颗心。
  忽而今夏,天空和初来时是一样的湛蓝,那些绿树在阳光下依旧挺拔,只是和初来时不同的是,如今的这里,留存着我四年的青春时光。这四年即将过去,但这些过往会成为永恒的回忆,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深邃的眼眸都是贴心的回忆,每一句说过的话都是心跳的呼吸,我手心里依然握着当初最美的眷恋。
  夜晚忽然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落进我的心里。它潮湿了故事,也潮湿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