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蜕变之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初变———井底之蛙 求同存异大一一年的时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万千学子中是多么平凡的存在。井底之蛙,见识浅薄,没有超高“双商”,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广阔人脉……第一次进辅导员办公室面谈,我都不知道是该坐着还是站着。就是这样一个青涩的我,却得到了大学的第一次机会:担任班级团支书。那时的我只知道循规蹈矩,好像自己能做的只有认认真真做事,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好好学习,默默无闻地参加和组织各项活动。我知道自己起点低,心中也渐渐燃起了一种渴望,渴望能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追寻———何以蜕变 追问本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次次迈出脚步,好奇、忐忑地怀揣着心底的梦想和勇气,一次次向自己发出挑战,一次次叩问人生的真实模样。
我珍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踏实学习。在一个又一个学习难题面前,我是执拗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凡事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的字典里没有得过且过和马马虎虎。学习之余我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等课外书籍,用点滴知识的积累让自己慢慢变得强大起来。大学里,我一直保持着阅读并做摘抄的好习惯,它能让我拥有清晰的思路,保持天真的热情,不忘初心。于我而言,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习惯和态度的打磨。
要想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唯有笃学砥砺。从校奖学金到国家励志奖学金,一路走来,我从不满足,时刻提醒自己要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突破———横亘于前 勤于实践害怕一成不变的我总是愿意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从量变到质变,从来都不会含糊其辞,也绝不会立竿见影,但一定会渗透在你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播下种子,开出花来。
从大一起我就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为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为了在历练中找寻真正的自己。大学期间我先后担任复合材料14级1班团支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辅导员助理、校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学生处学生助理。从挂横幅、搬道具、发传单到组织策划、协调运作。四年来我共组织参加大大小小的活动百余场次,收获的荣誉不是我最看重的,重要的是团队协作克服困难,解决难题,收获成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实践活动中一次次暴露出我的不足,让我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兼顾学习和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学会协调和合理分配利用时间却是我最大的收获。创新———夙兴夜寐 瀚海无边大学里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参加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电子商务 “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连续三年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量文献阅读对于做学术的人来说司空见惯,可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领域新,时间紧,一年多的科研经历不仅使我初尝做学问的滋味,更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对于科研,我认为首先要有想去尝试的冲动,然后放开手脚去做,过程虽然艰辛,却能在上下求索中习得学术的严谨细致,做人的踏实认真,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的多。翘首———宁静致远 厚积薄发耐过残冬,便无需蛰伏;落尽寒梅,便能企盼新春。心中有海,静而无边。马上就要毕业的我时常想如果真的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去怎样选择呢?在奔跑中无助地呼喊?在漫步中怅然的埋头?在驻足时仰望深邃的夜空?从前的我们是如何被这种复杂的情感充斥着的内心,到现在又是怎样慢慢地回归平静与坦然。
虽然我现在已经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但我深知前方的道路必定会更加坎坷曲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唯有宁静致远,厚积薄发,才是更加有力的青春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