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给予是一种幸福


  给予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是富有的,这种富有通常跟财富无关,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即是施予带给施者的回馈。
  生活中,自己若总是一味地去索取,接受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爱护,又不回报别人,心里总会不得安宁,但当自己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心里坦坦荡荡,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正如 《圣经》 中所阐述的“施比受更为有福”所言,生活中的我们也时常体验着施所带来的福。
  地震时,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捐资捐物,当看到灾区人民脱离困境,接收到我们的爱心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我们内心便会像花儿一样绽放出光彩,这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是其他物质所无法替代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千千万万人的力量合起来,就能创造奇迹。“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用爱心创建文明的社会风气,用最坚韧的抵抗力,安然面对一切的危难。
  施之人必定是懂得感恩之人。世界上最值得我们感恩的是父母,若我们能施以父母更多的笑容、陪伴和心安,那天底下的父母便不会再有念子如痴,思子成疾,忧子若狂了。施者不一定都施以财物,心灵的安慰更加弥足珍贵。钱财由人创造而得,而心却是由灵魂孕育而生,与其施予外在的物质,不如施以内在的养分。施于父母的爱必定比接受父母的爱更能让自己幸福,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相互的施予阳光和爱。
  师者,是世间最好施之人,不计较给予多少,唯恐给予得不够多。他们像烛炬一样,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施予知识和经验于他人之时,必定比当初的自己接受知识时更加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必定是快乐的,是满足的,但施予他人知识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财富。
  生命终将会枯萎,放慢脚步,留意所爱之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人生最宽广的胸怀是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施恩于那些故意刁难你的人,接受忍耐的痛苦,用爱心去感动对方弃恶从善。生活给你一巴掌,你便施以生活一抹阳光,生活也会向你妥协,施以别人做不到的便能获得更多的尊重。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美德,愿我们继续传承,留一世芳香,用真诚的心来书写自己的人生。世间瞬息万变,福祸无人预知。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温馨的拥抱,一句真挚的祝愿,把自己小小的爱施予需要的人,幸福的芳香便会溢满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