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张院榜样”人物侧记











  罗沛,男,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二等奖学金;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现任学院学生委员会学生副书记一职;曾获学院第六届网页设计大赛二等奖;学院2017年“互联网+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业大赛张家界赛区“优秀项目奖”等。
不辜负现在,迎接精彩充沛的未来
文/龙慧珍
  一个人的优秀往往会伴随着机遇、天赋和勤奋,但最重要的因素却从来都是努力和付出。正是因为朝着目标努力了,才会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因为不计回报的付出过,才能在学生工作中优质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来自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的罗沛凭着努力和付出,度过了精彩充实的三年大学时光,也将会因此迎来更加精彩充沛的人生。
  喜欢的事,都是需要较劲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给予了我在一般的供需机理之外一个更大的动力。”当问到对专业学习和学生工作的态度及看法时,罗沛这样回答。他说,选择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院团委工作,喜欢是最主要的理由,因此不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都会坚持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从一等奖学金到到国家励志奖学金;从普通干事到学院委员会学生副书记;从班级学习委员到2017级学生班主任;参加各种比赛多次取得优异的名次……回忆大学三年的成长之路,罗沛表示他从来不缺少规划和目标,但成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顺利。经历过两次高考失利,错失了理想的大学;大一竞选上学习委员后不被人看好;学习、工作、比赛等诸多事情常常凑在一起……进入大学,在学习、工作上,往往会出现难以权衡的情况,忙到焦头烂额是常态,熬夜、通宵也成了常态。可当现实的困难一桩一件接踵而至,当各种工作毫不留情地压在他的身上,他从未想过放弃。
  “虽然这一路上有很多不如意,有些事情拼尽全力也无法达到,但我绝不会轻易放弃,更不会半途而废。”他告诉我们,为了做好工作并不耽误学习,他会把学生组织的工作和自己的学习计划按一个月一个大任务,每周一个小进度,一学期一个小目标慢慢地去实现,也会在课堂之外,去学习一些专业性更强的知识。正是因为这份执着,正是因为这份喜欢,才要去琢磨,去付出,去较劲。变成想成为的模样,不让自己失望他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他成为了他自己最想变成的样子。罗沛表示,他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对于生活和自己未来的每天都充满斗志的人。事实诚然如此,在大学的三年时光里,他不仅参加过许多不同类型的比赛,也组织策划过许多精彩的活动,会趁着寒暑假进行实习,更是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对于我来说,参加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会带给我一笔巨大的财富———经历和经验。”他认为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思想载体和扩展平台,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在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意识上有巨大的提高。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是罗沛最喜欢的一句话,但有时候不辜负生命也需要从减压开始。谈到减压这个话题的时候,罗沛告诉我们,因为身边有太多别人家的孩子,自己曾一度接受着来自父母的“埋怨”。每当压力大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会通过一些不一样方式进行减压,比如踢一场足球赛,累得精疲力尽后好好睡上一觉;背着帐篷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听一曲音乐,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对于他来说,他已经在大学里慢慢变成了最想成为的模样。他学会了珍惜时间,懂得把握好拥有的,努力追求想要追求的,这是不让自己失望的模样。
  易慧娟,女,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6级护理三班学生。她曾在校外参加“华德育才青少年全球国际课程”,担任第21届课程班长并荣获“金牌小教练”称号;现任医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院“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世界励志大师约翰库提斯的“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可以”是她所欣赏的,她也相信,只要敢做,没什么不可以。
做最好的自己
文/吴琪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花季岁月莫蹉跎,不负时光不负卿”。这是易慧娟的人生宣言。第一眼看见她,她穿着一身杏色的衣服,披着中长发,给人一种婉约的感觉,但是眉眼之间却又透出了一种干练。
  谈话很轻松的就展开了。她的声音很温柔,却又不失条理。说到专业问题,她的语气变得格外认真,她说:“专业的基础对我们以后到医院临床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这个专业,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就是和人命打交道,所以我在学校会注重理论和实验操作的学习,为以后积累更好的经验。”正是因为她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地夯实专业知识,她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易慧娟学习的地方就在图书馆,她告诉记者:“图书馆的氛围会比宿舍高出许多,学习效率也会提高,除了专业知识外,我也会看看课外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然而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我也会选择出去看看,就比如说我拿到的金牌小教练这个奖,是我寒暑假参加的一个全球青少年国际课程,我们去的是澳大利亚,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也增长了我的阅历。”她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着专业知识教给她的东西。当记者问到她是如何做到在繁重的学业下参加那么多活动,并取得不凡的成绩时,她淡淡地笑着说出那句我们都听过,可是却未必付出实践的名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这对我来说意味着责任当谈到一路走来的状况时,她说自己过得很充实,从干事到干部再到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些都在锻炼着她,而她,也在这一路慢慢走来的过程中,扔掉玻璃心,逐渐变得强大。
  提及起她参加的“张院榜样”时,她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其实是对我的一个肯定,是对我近两年来工作的一个认可,但更多的,我觉得是一种力量,可以让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也可以更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更加注意一些细节。”对她而言,“张院榜样”称号不是一种值得炫耀的噱头,它更是一份责任,一把标杆。
  说到医学部团总支学生会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她从进入大学就加入到这个组织,在她心目中,这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但是在工作时,她也会严格要求干部们,“实干、担当都是他们应该有的品格,而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人也是我的责任。”易慧娟如是说。
  朋友是力量和支柱能让女孩子兴高采烈的事情,莫过于和好朋友在一起了。谈到朋友的时候,易慧娟兴奋地像个孩子,她毫不犹豫地说:“朋友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有困难的时候,她们总是挺身而出;在我难过的时候,她们总能给我安慰。和好朋友在一起总是快乐的,我感激一路有她们的陪伴。”
  她珍惜友谊,也热爱交朋友,和她走在一起,总能见到有人向她挥手打招呼。说到宿舍问题,她说她喜欢和室友开玩笑,打打闹闹是她们的相处模式。当然,也有让她很感动的事,她回忆说到:“我记得有阵子我精神很紧绷,她们就瞒着我和我的闺蜜联系,只是为了给我一个惊喜,放松心情。”她享受着室友带给她的温暖,也一点一滴回馈给她们。因此,她的宿舍关系非常的融洽。
  采访结束了,易慧娟铿锵有力的话语在记者的脑海挥之不去,她瘦瘦小小的身体里似乎藏着一团熊熊大火,她有担当,有信念,她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成就自己。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分收获,一分耕耘,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正是由于她的这份执着,让我们充分相信,她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蒋玮城,男,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学生。他曾获学院一、二等奖学金,并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初级会计职称、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证书。曾获学院社会调查大赛一等奖;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国贸技能“最佳PPT宣讲”;“最佳参展介绍”单项奖;职业规划大赛优胜奖等奖项。发表过两篇国家级和两篇省级刊物,文章《A SummaryofInnovationandReformofEconomicDevelopmentPatterninNewEra》也已被国际会议ISTP(CPCI)录用待WEBOFSCIENC国际核心检索集检索。
赢来自信
文/吴琪
  5月4日,受到学院高度关注的“张院榜样”评选拉下帷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蒋玮城便是其中一位,榜样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记者带着好奇采访到了这位众人心中的“偶像”。
  我们想象中的他,应该是那种高大中又带有一丝严肃的样子,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眼前的他个子不是特别高,眼睛却很有光彩,显得很精神,我们说明来意后,他笑着点头。说到这次评选,他说他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的,所以对得奖也没有太大的想法,“倒是有些挺意外的,能得到这个称呼我觉得很荣幸,但这不意味着其他人就不优秀,每个人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我要学的还有很多。”蒋玮城谦虚地说到。
  谈到兴趣方面,他说他喜欢一些科研方面的东西,这也促使他参加了许多科研性很强的比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他告诉记者:“这与我之前的经历有一定关系,我是从主持一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课题开始尝试课题研究的,也慢慢接触到了社科方面的内容。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积累科研经验,不断研究和不断努力。”
  要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相互切换是很累的,蒋玮城有着他自己的一套放松方法:阅读和看电影。他喜欢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来开拓视野,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海上钢琴师》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看多少次都不会腻,男主角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让我很感动,电影对我来说不只是解闷,同时也教给我许多人生道理。”蒋玮城如是说,“除了这些,我也会和其他学生一样,刷刷微博,逛逛淘宝,这些都是生活的乐趣。”
  “我其实没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他挠了挠头继续说:“但是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透彻的分析和明确的目标,其次就是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找到目标其实不难,坚持下去才难,所以要学会给自己定目标。我会针对不同的计划定下短中长三个不同的目标,比如英语四级、普通话考试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分。“ACCA考试当然是我的终极目标啦,还有考研。”他哈哈一笑。
  从入学到如今,蒋玮城即将成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回忆起刚进校时的场景,蒋玮城的眼神充满自信,“我一直都是那种比较乐观、心态比较好的人吧,还有些不服输,所以那时候就开始准备会计资格考试了,当然最后通过了。”。他笑嘻嘻地说道:“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遗憾或后悔的事,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可以把握好未来,我一直都坚信,笑到最后才是最甜的。”
  伍华威,男,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5级环境艺术设计三班学生。曾获2015-2016国家励志奖学金、武陵学子奖学金、2017第九届全国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大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院优秀干部、优秀班主任等一系列荣誉。
塑造无悔青春
文/张璐
  他,态度谦和,成绩优异,曾在各种大赛中赢得各种奖项。
  他,待人友善大方,结交了各种类型的朋友,工作上严谨周密,细致地完成各方面的事情。
  他,喜欢打篮球,喜欢阅读,尤其喜欢余华的作品,他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把大学生活过得精彩。
  他叫伍华威,2015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个不甘平凡、追求优秀的热血青年。
  夯实基础才能追求优秀
  伍华威参选“张院榜样”的宣言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也是在他在学习上秉承的态度。他认为,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课堂上,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课外,他利用校外的设计订单不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到他获奖的时候他总是很谦虚,对于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背后的付出也较少提及。可他所带领的团队凭借作品“指尖留记忆,泥塑承传统”能够在一个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29个赛区的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可见他的努力和优秀。他说最难忘的就是进入政协礼堂领奖的时刻,震撼的感觉一直还留在他心中。
  从实践中感受成长
  在交谈之中,伍华威聊得最多的便是“三下乡”的经历。一个月的时光,让他有道不尽的故事,尤其是在快要结束的汇报演出中,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他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搭建了舞台。从设计到装饰,他们在高温下靠双手搬来砖头和竹子,热汗不一会儿就流满全身,他们没有怨言,只为把最后的汇演做到最好。越用心做过的事会越甜,他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脸上溢出了笑容。作为文艺法学院学生会学生副书记,他对于下一任的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在新一届的干部培训班中,不仅要求他们能掌握部门职能,也要求他们能实地去了解各学部的办公地,他认为只有去做、去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他一直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目标选择。既然选择了目标,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过丰富的大学生活
  除了学习和学生工作,伍华威已经注册了旅人文化传媒中心,开启了他的创业之旅。对于自己的选择,他凡事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他愿意把自己的精力,运用到不断去充实自己的生活上。他会和比自己年长的人多交流,愿意听取更多人的建议,更全面地去完成一件事。他感觉辛苦时,也会去打篮球,会去练习搏击,挥洒汗水的同时释放自己的压力。他还喜欢读余华的作品,最喜欢的是余华的《活着》,他觉得真实且现实。文艺与严谨在他身上合理地交织,他的大学生活表现得充实且丰富。
  伍华威时而像长者般给人建议,时而又像朋友般述说自己的故事。日常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工作上,他认真严格。他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和他丰富的经历让人喟叹,是辛勤的汗水加上不懈的努力,塑造了优秀的他。青春应该奋斗,努力才能无悔,记者相信积极上进的人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