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钢需百炼 穿石应经年记通大学子的华丽蜕变
六月初夏,通大校园里繁花似锦。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大学前后对比照”的话题风靡朋友圈。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带给同学们太多的改变,显而易见的是外表的变化,但最触动心弦的,是笑容的变化,是他们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成熟”魅力。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实验室夜晚的灯光,见证了他们不负青春的努力。
成长途:越写越厚的简历表“交通144班长”、“南通大学菁英人才学校2016级班长”、“2016-2017南通大学学生会副主席”……这些称谓逐年被添加在交通144班沙海洋的名字前。
“刚脱离高中集体学习模式的时候,我一度迷茫过,遇到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后才发现大学就是要学会独立。”四年前,刚进入大学校园,沙海洋还是位性格内向的小伙子,他决定要改变自己,“我要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
和许多同学一样,沙海洋选择借助学生会的平台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大一时竞选班长。”他回忆道,当时有位同学在军训期间已经担任临时联络员职务,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知道可能性很小,但我打定主意要挑战自己。”他凭借真诚和热情得到了班内过半数的投票,实现了“逆袭”。这以后,“不惧失败,敢于尝试”就成为了沙海洋对自己的要求之一。
“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生组织工作经验不仅让我摆脱了入校时懵懂无知的状态,还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明确了人生态度。”作为学生干部,沙海洋组织举办了交通学院欢送毕业生假面舞会、校菁英班赴苏州大学参观交流等多项活动,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赞扬。从对一个个小目标的不懈坚持做起,沙海洋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四对我们而言意味着离别,也意味着将要有全新的开始。”沙海洋即将开始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够秉承“祁通中西 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努力钻研,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更好地造福社会。
自由路:越跨越远的地图线平静的湖水清澈如镜,落日的余晖灿烂而辉煌地照耀着每一个角落,营销141班的蒋学妍沐浴着夕阳的光辉在青海湖边留下了一张完美的剪影。四年里,从北京到杭州,从西安到台湾,南北跨越1300多公里,东西超过1500多公里,10多个城市,一路上都有她留下的骑行痕迹。
“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每一次都在超越自我。”刚从上海新纪元骑行环崇明岛200公里资格赛回来的蒋学妍在朋友圈中刷新了自己的骑行记录。自行车点亮了蒋学妍的大学生活,骑行过程中征服的一个又一个高坡、一个又一个的距离数字让她变得更加自信而坚韧。
“进入大学前,我对骑行还是一无所知。”出于好奇,蒋学妍加入了“通大车协”学生社团,“大一跟着社团同学们一起绕南通骑行,我对自行车的热爱像是一下子被点燃了。”她清楚地记得,拿到第一辆捷安特defyadv3碟刹公路自行车的那个月,她兴奋地骑了1000多公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大三下学期,为了感受台湾独特的骑行文化,蒋学妍申请了去台湾做交换生。她通过环台湾骑行,深入到台湾的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台湾的点点滴滴。“骑行带给我的不只是身体上的磨练,更伴随着心灵的陶冶。”蒋学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敢于探索的精神也赢得了众多台湾朋友的认可和尊重。
“这世界很大,值得多去看看。”蒋学妍回忆起大学四年生活说道,“不来场别开生面的冒险,你或许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帅气。”这是她告诉自己继续骑行的理由,如今她成为了中国第一支业余女子车队———志庆滚石女子车队的潜力型选手。她同样希望学弟学妹们不畏前行,让冒险精神和自由的光环永远照耀年轻明亮的生命。
实践行:越靠越近的职场风一头利落的短发,语言表达清楚而干脆。当同班同学正为找工作而奔波的时候,视觉传达设计142班的强丹丹已经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三楼自己成立的墨趣设绘有限公司忙活开了,与同事商量绘图方案、将上周的案例分类、安排员工到客户指定地点作画……“大学四年里我给人最直观的变化应该是在越剪越短的头发上。在大二时,我开始筹备自己的墙绘工作室,所以在日常形象上,我也不自觉地向职业女性靠拢。”提到自主创业的初衷,强丹丹说道,“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希望将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未来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墙绘是想象力和好奇心结合的产物,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意,给大众更好的视觉体验。”
去年5月20日,“墨趣设绘”公司成立。强丹丹介绍道,“墨趣”二字来源于她书法老师的题字,设即为设计,是手绘的意思,“设绘”谐音“社会”。“设计和手绘是我们的强项,把一个个创意实现,服务社会。”从创意到实践再到成功,创业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还要跨过资金、经验、市场等几重考验。强丹丹说,尽管还没有毕业,工作也只能是课余时间,但他们不希望公司做得“不够专业”。幸运的是,他们得到老师的推荐。艺术学院教师陆阳是“墨趣设绘”的指导老师,除了通过人脉给他们介绍客户,还为团队的发展提出建议。“墨趣设绘”在一年内,走遍南通县市区,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海门市区日本料理店、江海龙云国术馆、爱乐艺术中心,都能见到他们的墙绘作品。
强丹丹父亲有一天给她发了一条微信:“你现在所做的的一切可能暂时开不了花,但最后会结果子给你。”那天,她握着手机,口虽无言而内心却愈发坚定。“无折腾,不青春,年轻不怕一无所有,只要坚信黎明终将到来,哪怕一无所有,也要永不止步。”
大学时光,变的是稚嫩青涩的脸庞,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求索;变的是匆匆流走的春夏秋冬,不变的是师生同学间的珍贵情谊。青春永不散场,努力永不止步。我们相信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下一站的预演,敢于张开双臂拥抱变化的魄力终将为未来加冕。
(范 苏 韩真赟/文 陈石森田 宇 印昶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