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遇见·别离

八日

这段日子,她常常独自一人凝望着空气出神,眼泪流出,用手抹去,又流出。

失恋那会儿不是常想这个样子吗?好让他看到自己的脆弱,然后回心转意。可听了那么多悲伤的情歌,读了那么多感人的情话,就是没掉下几滴泪来。于是,放弃了。或许,她真的已经不爱他了。

但这段日子,她的眼泪变得不争气了,只是看了几句临别时的赠言就哭成个泪人似的。

她想起了八天前在机场的第一次见面,那些陌生的面孔,如今仍不断闪现在她的脑海中。八天后,她又在同样的地方送走了他们。

她记下了Kyiloeee在留言中写道的,“即便是很幼稚的行为,因为有你们的陪伴,也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久久回味着这八天来的点点滴滴,仿佛那么遥远,又那么近。

他们真的走了,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够再见,还会不会有再见的那一天。

她懂得,离别时那句“后会有期”终将渺渺无期。四年

他们要毕业了。

他们身着学士服,头顶学士帽,爽朗的笑声蔓延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手挽手,肩并肩,走过映月湖、二五广场,走过樱花大道、图书馆门前……随手摘下一朵蔷薇,陶醉地嗅着那淡雅的香气。再一次、又一次,也是大学时代的最后一次了。

一转眼就是四年。再怎么珍惜,就算把每一秒都分割开来,四年也终会有结束的那一天。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四年前,他们乘着夏日的风来了。四年后,他们走了,把夏日的风留在原地。

四年前,他们就清楚地明白四年后他们将会离去。四年后,他们想起了四年前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欢欣雀跃。

人生能有多少个四年,多少次青春。他们无悔将青春的种子洒在了这片大海,从此,他们又多了一个故乡。半个世纪

病床前,他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泪流满面。这一刻,他觉得时间、空间仿佛都不存在了。世间只剩下他和母亲。

他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前几天才刚刚推着母亲到外面散步,难得母亲能那么痛快地答应,怎么今天母亲就要走了?这个给了他生命,养育他、陪伴他近半个世纪的母亲就要永远永远地离开他了。

可他过去他一直在心痛着母亲,病魔已折磨了母亲十多年,把她摧残得不成样子了。他有时甚至希望母亲能够早日解脱,他不忍看到母亲整日受罪还坚强地挺着。他晓得,母亲是舍不得这一大家子,她想亲眼看到孙子孙女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正是这唯一的盼头支撑她挨过了一日又一日。

然而此刻,他又是多么希望母亲能够留下,能够像往日一样冲着他笑或者吼,紧紧抓着他的衣袖不放啊!他又明白这种想法有多么苍白。他也觉得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让已经走到死亡边缘的老母亲再挣扎着走回来,继续遭受病痛的折磨。

直到真正面临诀别的这一刻,他才明白告别竟是那么难。对于他,一个几乎从未掉过泪的大男人来讲,如同整个世界都塌陷了。没有永远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历了无数次离别。

从某种角度讲,人生就是无数次遇见和离别的时间段的重叠。

尽管我们不愿面对,也不愿去接受离别的痛楚,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离别带给我们的除了难过和忧伤,也有美好的记忆与温存。假如永远真的存在,离别从此消失,我们还会珍惜相遇的缘分吗?

在相遇的那一刻,我们便预见了离别的那一天,只是或早或晚,或深或浅罢了。但我们还是会选择遇见彼此,共同经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然后,在旅程的终点,各自去向不同的远方。

有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即使再也见不到了,我们也还在同一片天空下啊!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很小很小的空间,那么我们岂不是相距很近,甚至可以彼此相依。

短暂的相遇和离别容易惹人伤感,因为缘分来得太不易,走得却又那么急;长久的相遇和离别亦是如此,因为缘分早已化作生命的一部分沉淀于心,到了要夺走的那一天,怎么会不痛呢?

所以,告诉自己,不要把任何人看得太重,远离那些可能与我们产生任何牵绊的人,这样就不会因为他们的离去而相思成疾。然而,却还是无法逃脱命运,越走越近。

最后,我们安然接受了命运的指引,去遇见那些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回忆的人,然后,别离。

(徐君岭,文新学院201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