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梦 ,医 学 梦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敬佑生命,大爱无疆。这是我们医学生的誓言,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立下了誓言,并决定终身遵守下去。
在我小时候,每当我知道医生又救治一个垂危病人,我的心里便会既羡慕又佩服。
医生用他们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奏响了时代的最高音。是他们,不顾自己宝贵的生命去维护他人的健康;是他们,用高尚的品格感动了生命之神。是医生用双手托起了生命,用信念拯救了生命。他们的精神早已在我的心中扎了根,发了芽,将来还会开花、结果。
当你降临到这个世界里,第一眼看到的是谁?你肯定会说:是母亲。
其实不是,是医生、是白衣天使,是他们把你的灵魂唤到人间。
为了成为真正的医生,赢得真正的体面和尊严。
应该懂得共情,把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
为了建立正常的有情有义的,而非割袍断义的医患关系。
我们应该敢于给别人爱,别人才会回报你。
同时,作为一个温暖的医生我们要保持爱的温度,利他主义,以苦为乐,因为吃苦是让人的灵魂提升的一个过程。
我们的人生中一定会经历一段苦难,而幸福是彼岸。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来
说,对生死的态度很难把握:我们一定会为生命是逝去感到悲伤、内疚、矛盾、反省。可是,我们更要懂得生命是神圣的。这圣洁,需要我们医学生超越苦难,拼力守护,我们要眷顾人的苦难,安慰人受伤的的灵魂。
心模手追,游刃理想之外。把医学这门不确定的科学,可能性的艺术,牢靠抓住,济世救人。
通过北医王老师的报告,我们知道,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之间,是陌生亲密关系,快速亲密关系,这是一种难以建立的关系。因为医疗是有限的,道德贫困的背后也有理论的原因,人学,人性。
这时,医生需要观察和体验、临
床的敏感,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做到比救治更重要的陪伴。需要帮助患者建立他的自我意识、生死观、医疗观、苦难观,同时也不能忘了要尊重病人价值观。
因为知识不是信仰,前行的方向不只道路,还有内心。
吴孟超医生曾说过: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等于奉献。无论境遇多么艰难,都将始终坚守我的医学梦。继续坚守住医学使命,继续奉献仁心仁术,继续执著前行。
是啊,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