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让你收获多多的英语配音大赛





  炎热的南航总是拥有不一样的风采,烈阳之下外语配音大赛如火如荼,优雅的气质、低沉的嗓音、热情的呐喊,小小的短片里却是配音演员巨大能量的蓄积、爆发。
  一场比赛有胜负,胜者硕果累累,但参与就是胜利,在南航校园没有绝对的胜负,因为每一个南航人的参与,都是在让这片土地、这场青春变得更加热烈美好。
  朋友奏响的主旋律作为外语配音大赛的冠军,2015级英语专业的张阅涵同学在回顾这一场有趣的比赛时,话语中遏制不住的欢喜皆是关于她的朋友。“朋友”,是一个温暖美好的词语,对于即将各奔东西的2015级学子,拥有这样一次重新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筹备比赛的机会,是她们用力握住的南航时光,也是她们倾力铭刻的彼此美好的记忆。
  南航三年,连续参加外语配音大赛三年,最初觉得这个比赛有趣想要参与的心情和之后阴差阳错觉得结果不错,张阅涵在细想起珍贵的过往时,也羞涩地提到,“其实,也幻想过可以卫冕,不过总体得失心不是很重,还是大家一起配音配得高兴最重要。”
  问到比赛之后的那些苦苦练习的时光,张阅涵却并没有谈及到苦涩,“今年复赛我们要配头脑特工队,这个片段难度真的很高,复赛晋级比较难,所以我们出奇制胜,片段里我们4个人大概配了七八个角色,需要很高的默契度和配合度,语速也很快,同时也要表现得很drama,也没有练太久,一个晚上一个下午就配出来了,效果的确好,大家都被自己惊艳到了。”
  打破技能屏障的成长比赛的过程是曲折的,是紧张的,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在南航活动中的收获,有时不仅仅是爱好成为闪光点的瞬间,也可能是收获一项新技能的契机。
  对于参与比赛并且获得不错成绩的2016级民航飞行学院的南航同学和2017级英语专业的杨雨柔同学,配音需要的英语口语的难度还是抵不过大赛主办要求的视频创意剪辑难度。台上的精彩需要太多台下的功夫,但谈及这个准备过程,第一次参加大赛的这两位同学,总是绕不过复赛时自备配音视频。南航同学开始也是请来亲友团八方来助,复赛时贵人相帮剪辑顺利,决赛时自己一口气自学完了Au教程,自作视频剪辑、消音、配字幕。“现在想来既是棘手,也是收获。”杨雨柔认为棘手莫过于剪辑,“自己创意剪辑,配字幕,对时间轴,从下午5点一直忙到晚上12点。”深夜灯光照亮前方的路,付出的总不会负你。
  未曾预料的那一面角逐场中常有“黑马”,来势汹汹、意料之外,但有时候再凶猛的黑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优秀。作为南航新生,杨雨柔对一切是好奇的,是欣喜的,也是忐忑紧张的,她曾提及,“第一轮没开始之前看大家的视频,感觉自己的纪录片不够活泼,就有点失落,亲友团一直在安慰我,我也想,重在参与吧。结果出来却是第一,简直太惊喜。还有后来蔡老师对我太高的评价,真是受宠若惊,同时获益匪浅。”
  经过外语配音大赛之后,杨雨柔也对南航大学生活有了更美好的憧憬,“外语配音大赛,真的让我找到了自己另外的可能性,也鼓励我继续加强专业学习。”
  在每一个配音完成的时候,采访人都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感受:成熟出色的语音语调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充足的情感,配音也会苍白无力,成为一段诗朗诵,将自己代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自己在那个位置会是怎样的情感,都很重要。
  在南航这个小地方,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着成长,也许是汗水在跑道上挥洒的痕迹,也许是晨曦中朗朗的诵读声,也许是深夜院楼里忙碌的身影,也许是图书馆中沉迷的双眸。一场大赛,对于她,是和朋友们越来越少的宝贵时光;对于他,是学会一项新剪辑技能的跨越;对于她,是对自己前路更加多样化的定义,每一个瞬间,南航学子都在这片土地仰着头无畏地发掘自己无限的可能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