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 适逢 “七? ?一” , 本报推出我校优秀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好案例、 党员好故事, 展现党员师生风采。
涵育核心价值 引领学生思想——访我校学生处党支部
前不久,我校学生处党支部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获评“教工党支部推荐展示特色成果”。该支部深入挖掘我校校训的文化内涵及价值意蕴,把抓好“诚毅”校训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生动载体,创新开展“我的校训故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倾力打造以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为特色的文化育人工程。
涵育校训好故事,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学生处党支部在育人过程中,将校训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等重大场合融入校训元素,设计讲校史、唱校歌、戴校徽、读誓词、优秀校友话校训等环节,增强了学生传承校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将校训故事化、人格化,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嘉庚故居、嘉庚纪念馆、校史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在校生义务讲解嘉庚精神,口口相传校训故事。
挖掘校训“微”故事,创建思政活动品牌“我的校训故事”主题活动包括大学生“学习之星、实践之星、科创之星、志愿之星、自强之星”的“五星”系列评选活动、“集大好榜样”微视频征集大赛、“助学、筑梦、成才”微征文、“校园好声音”、征集毕业誓词等品牌项目。党支部通过挖掘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体现践行“诚毅”校训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自觉发现和传播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带动学生,树立可信、可学的榜样,并展示我校学生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和思想主流。两年来,共评选表彰了50名“五星”,树立了典型,引领了学生思想向上向善;“校园好声音”比赛获评华南赛区区域赛3强,全国总
决赛24强。
打造校训“易”平台,开拓思政工作阵地党支部积极建设“易班”思政网络平台,将其作为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将主题教育活动融入新媒体的文化元素。成立了“集言博论”网络文化工作室,开设了“诚毅之光”“集言博论”“学业发展工作室”“书影背包”“风泽江畔”等特色栏目,实现教育内容由对学校新闻时事的报道到对身边人、平凡事的微距传播转变,让学生个体细微的但主流的文化声音能听得见、传得开、立得稳。截至目前,学业发展工作室举办了“青椒工作坊”“名师工作坊”“朋辈辅导”等三个系列共25期活动,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咨询和辅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续写校训新故事,强化思政工作成效党支部积极搭建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引领的沟通平台和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平台。通过“倾听 · 成长”等师生面对面交流,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教授、校友等为学生解读校园事件背后的校训新故事。党支部为学生构建了体现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的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法律援助、勤工助学等多样化道德实践舞台。截至目前,“倾听 · 成长”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举办5期,就围绕学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学生代表沟通心声,解答学生的疑惑,共有近500名学生参与,做到师生“零距离”的交流。
支部在开展活动中,注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让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并让学生在切身体验和实践中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