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翻看《活着》时是在河科大的图书馆,一本黑色硬皮包装的图书,没有花哨的封面和夺人的噱头,书页封皮上面只有端正的两个字——“活着”。我初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中时一个炎热的暑假,但是书中的黑色格调和悲戚的结局让我整个夏天都感到了凉意。书中的主人公富贵原本是一个富家子弟,有宽厚的父母和贤惠的太太家珍,可是富贵却沉迷于享乐和赌博最后输掉了所有的家产。父亲去世后全靠他一个人支持整个家庭。遭遇人生重大挫折之后,富贵才浪子回头,努力干活,重新做人。生于战乱时代富贵不幸被抓去当壮丁,一次次地从枪林弹雨中侥幸活了下来,在饥饿和炮火中让他支持下去的信念是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最后富贵活着回家时母亲已经过世,亲爱的大女儿凤霞因为发高烧没钱治病而变成了聋哑人,庆幸的是太太家珍还在,一家人还是整整齐齐的。在战火洗礼后的富贵更加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不易,他决定和家人努力向上地好好活着。他让自己的儿子有庆进城读书改变命运。生活渐渐地步入正轨。富贵原本以为能够这样平淡地活下去,没想到却在自己的晚年时接连遭遇各种打击,孝顺上进的儿子有庆被拉去抽血活活抽死;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女婿二喜在干活中不幸遇难;外孙子苦根因为贪吃豆子活活撑死;陪伴自己多年的太太家珍也久病而亡,最后只剩下了富贵和他买下来的老黄牛。命运一次次地捉弄着富贵,在风烛残年时他一个人没有积蓄,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一头将死的老黄牛陪在他身边。可是富贵的精神还是依旧在的,他在经历了从少爷到贫民的巨大落差后锻炼出来的坚强心理还是在困境中不断地给予他精神上的力量,让富贵在面对生命中的重重打击后仍旧可以顽强地活下去。富贵看着身边的人受苦、受难时只能默默地伤心,他也被生活驯化成温顺的动物,在看着队长、龙二等故人在时代的漩涡中崩溃绝望而放弃对生命的追求时,富贵更加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也更加拼命地活着。
人的生命中总是会有一两个苦难,而富贵却相继度过太多的劫难,从家道中落、被抓壮丁、国军俘虏到中国现代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富贵亲手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子。可以说富贵被剥夺了爱、被剥夺了幸福,但是唯一不可被剥夺的是富贵对于生命的敬重,对于活着的热忱。
读完整本《活着》时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故事的惨淡和悲恸让人难以忘怀,书中的主人公富贵在历经生命中所有的磨难后依旧可以坚强地生活下去。
《活着》的意义余华在自序中就已经点明了:“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