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以心为灯 , 守护生命——护理札记节选

昨天复苏了一个 12 岁的小女孩。当小女孩的呼吸逐渐恢复, 意识还没完全恢复正常的时候, 我给她停止了麻醉机控制呼吸, 慢慢观察她的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握着她的手, 同时对还未睁眼的她做着解释: “小朋友, 手术已经做完了, 现在你的嘴里有根管子, 可能有点不舒服, 你慢慢的用嘴喘气, 等喘好了, 就拔掉管子。现在你不要害怕, 有阿姨在这里陪着你, 好吗? ” 。说完, 我的手准备抽出, 这时还没有睁眼的小姑娘, 可能感受到我的手要抽离, 被握着的手又紧紧地不放松。虽然在医院里见惯了生离死别, 以为自己的内心已经麻木。那一刻,这一握, 被患者需要的感觉油然而生, 心中那根柔软的心铉被拨动, 被这一握深深地触动。感觉小姑娘这时能够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就是握在她手里的我的手, 这成了她心中的救命稻草。于是我们这一老一小, 就这样一直握着, 同时我用左手在进行着电脑录入工作, 并不断地和仍然闭着眼的小姑娘在说这话, 以减轻她的恐惧感。直到把小姑娘的气管导管拔出才松开我们握着的手。我们每天面对患者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手术后逐渐清醒, 感觉到疼痛, 真实的面对着手术带来的一系列改变。这也许是许多人生命中像出生一样, 唯一一次脆弱却又欣喜, 短暂却又会痛苦的时刻。而不同的是, 在这里守护他们的是我们——麻醉复苏室的医生和护士。

    或许复苏室不像大内科、 大外科一样是被很多人熟知; 也或许我们所做的一切, 患者大多数不记得, 而家属更是无从知晓; 甚至有些医务人员也不明白我们在做什么, 有时他们会问 “你们在里面都做什么呢? ”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患者病情的细心观察:面对着他们对生命渴望的诉求, 我们上至近百岁老人, 下至出生不久的婴儿, 每天在清醒的过程中, 不断握着他们的手; 不断呼唤着他们的名字; 不断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 不断观察是否有呼吸遗忘; 不断查看麻醉机的各项参数:不断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 不断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不断安抚哭闹的婴儿以致母爱泛滥; 不断告诉他们尿管刺激导致有尿意; 不断擦拭术后呕吐患者的嘴角。这些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一旦有异常则会立即处理, 直至他们生命体征平稳, 言语清晰, 情绪稳定后送回病房进行交接。

但也并不是全部患者能顺利的返回病房, 也有患者因为在短时间内纠正不了的并发症而转去ICU进行治疗。最长时间的一位患者在复苏室复苏观察了8个小时。

在这个并不大的房间内, 每天的心情会跟着患者病情变化, 犹如过山车一样。但是这样的环境也练就了我们医护人员面对患者出现的紧急情况从容、 有序的去进行处理。面对着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我们时刻守护着, 准备着!无怨无悔!。 “病人以性命相托, 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 如履薄冰” 。 (赵艳青)

    今天在复苏室遇到一个孩子, 阑尾炎术后, 孩子不耐管, 但呼之不应。麻醉医师判断潮气量可以, 所以就让护士把气管导管拔出, 但随之孩子躁动特别厉害, 而且氧饱和度下降, 吸气困难, 紧急面罩加压吸氧, 氧饱和度好转, 后又应用地塞米松等一系列药物处理, 后过了30分钟后孩子意识清, 但自述嗓子难受沙哑, 给予雾化, 1小时后好转。现在随着全麻手术量的日益增加, 越来越多的术后患者都是带气管插管入复苏室, 在顺利拔管之前各种情况均会遇到, 这就需要我们复苏室护士时刻提高警惕, 特别是婴幼儿, 从麻醉状态到苏醒有时就是一个瞬间, 根本不给我们思考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但时刻观察, 还得在拔管之前就把一切拔管物品及急救设备都准备好。从这里也看出, 不管在哪个岗位, 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都要认真对待, 未雨绸缪, 千万不能心存侥幸。 (齐燕)

    来到复苏室已经2个星期了, 我基本上已经熟悉了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这两个星期在复苏室学到了很多, 老师们对我很好, 教得也很耐心, 科室氛围很好。今天我在复苏室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呼吸抑制的患者。病人刚入复苏室时生命体征很稳定, 并无任何异常。当患者清醒拔管后, 我给病人吸上氧气, 大概5分钟后, 心电监护出现报警声。这时的我忙于录入各种数据, 对于报警声还没有形成灵敏的感觉。带班老师告诉我有报警查看患者。抬头发现血氧饱和度86%。于是我立刻呼叫患者, 患者无回应, 同时发现病人口唇紫绀。我立即通知麻醉医生。给予托下颌面罩吸氧, 不到2分钟, 病人血氧饱和度回升, 呼吸恢复, 口唇颜色逐渐转为红润, 病人清醒。能自主回答问题, 然后继续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 尤其是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的变化。30分钟后病人未再出现呼吸异常, 真是有惊无险的一幕,这给刚入复苏室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这个患者是拔管后出现呼吸抑制。通过这个患者的情况, 我明白了, 虽然平时看作平淡无奇的护理工作, 其实患者的生命就在我手中。作为一名复苏室护士, 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不可马虎大意。尤其是患者刚拔管后这段时间, 重点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抑制。出现异常情况不要慌乱, 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患者入复苏室后的工作, 要分清轻重缓急, 要明白拔管后的重点观察内容, 有条不紊的进行异常情况的处理。今天出现这种情况时虽然很惊慌, 但我却深有感悟, 护理工作无小事, 每一项都需要我们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看来我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