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到丹企社区工作,至今已有7个年头了。从对基层工作一无所知到现在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在基层工作中,我深刻领会到:社区工作虽然平凡繁琐,但却事事连着老百姓,只有做好平凡事,才能收获居民情。
丹企社区成立于2011年11月,当时社区还没建立劳动保障平台,居民办理合作医疗保险都需要由其它社区代办。刚到丹企社区工作的我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向上级部门提出在社区建立平台由社区帮助辖区居民办理。学习办理流程、核对社区居民参保名单、宣讲参保政策、数据录入参保系统……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也使我与很多居民熟悉起来。
社区内有一条五六百米长的兴隆路,是丹徒化肥厂和镇江粮食中转库之间的一条老路。附近有丹徒化肥厂、丹徒面粉厂、镇江市粮食中转库居民六百多户,由于小区地处偏僻,十几年来都没有路灯,居民夜间出行困难,尤其雨雪天气更是苦不堪言,还存在着治安隐患。在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居民希望安装路灯的诉求后,立即向市住建局、路灯管理处反映情况,经过多方协调,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把兴隆路的路灯全部安装到位。看到居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我感觉很温暖。
一天中午,社区居民蒋女士反映,啤酒厂宿舍区化粪池严重堵塞,粪水已经溢流到路边,恶臭难耐、苍蝇乱飞,小区住户无法进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赶往现场,由于气温较高,一时很难找到施工队。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我决定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掏粪,很多居民看到我一个女同志在掏粪,也积极地参与进来。经过大家的努力,当天下午就使溢流现象得到解决。事件圆满解决,很多居民冲我竖起大拇指赞扬道:“小高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社区的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是每当我成功化解一起起矛盾纠纷,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的时候;每当我完成一项项代办服务事项,赢得社区群众赞许目光的时候;每当我入户走访,老人们拉着我的手或轻拍我肩膀的时候;每当……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如今,我走在小区,居民们纷纷微笑着跟我打着招呼,邀请我去家里喝杯茶,送来家乡的特产……此情此景,我哪里还有什么苦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