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打造我校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广泛征求全校师生员工意见基础上,2012年学校确定并公布了有关校区、建筑、景观的命名意见,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并广泛使用。随着学校建设的快速推进,产生了一批新的校区、建筑、景观和主干道。根据需要,在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和相关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一批新的命名意见并经2018年7月5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将学校校区及主要建筑、景观和主干道命名及其内涵公布如下,请各单位在师生中深入宣传,在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
一、命名原则
(一)立意高远,格调高雅,体现学校传统和文化积淀。
(二)突出特色,强调内涵,发挥励志教育熏陶功能。
(三)由近及远,逐步推进,做到系统、关联和长远。
(四)注重效果,便于传播,简练易记,能够引起共鸣。
二、命名意见
(一)校区命名
1.东序校区:以地理方位而言,东校区位于我校各校区之东,也位于青海高校之最东部。东序相传为夏代的大学,后来作为学校的通称。以此命名东校区,表明它是我校各校区乃至青海省高校中建立最早的校区,渊源有自,发展恒久。东序校区包括磐石广场所在的校区、润泽园所在的校区和工学楼所在的校区。
2.西昆校区:以地理方位而言,西校区相对处于西边。西昆相传为古代帝王藏书之处。《文苑英华》卷564唐上官仪《为朝臣贺凉州瑞石表》:“历览皇猶,稽河图于东序;详观帝箓,披册府于西昆。”东序、西昆皆寓文明昌盛之地。
3.南山校区(拟建校区):以地理方位而言,该校区处于学校南边,且在西宁市南山脚下,名从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山”特指终南山,是文化的高地。《诗经》“节彼南山,维石岩岩”,比喻高山伟岸的样子。以南山命名校区,也寓意学校成为文明昌盛的高地。
(二)广场命名
1.磐石广场(磐石所在广场):磐石本指坚硬、安稳的大石头,喻指安定团结,如坚如磐石、安如磐石。民族院校肩负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故命名。
2.春晖广场(文实楼前广场):春晖本指春光,比喻母爱等重要的恩惠,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处已建润泽园,春晖、润泽二者配套,相得益彰,寓意我校师生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幸福生活与成长,也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3.夏晨广场(鸿文楼前广场):本名“下沉”广场,学生以谐音诗化为“夏晨”广场并相沿已久,有劝学之深意。
4.冬阳广场(西昆校区广场):冬藏季节,最需要温暖,也需要积蓄来年的能量。寓意学生养精蓄锐、厚积薄发。
(三)教学、科研、办公楼命名
1.英华楼:英华原指草木之美好者,后指优异的人物。《汉书·叙传上》:“浮英华,湛道德。”颜师古注:“英华,谓名誉也。言外则有美名善誉,内则履道崇德也。”此教学楼是我校最主要的教学楼,从此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今后必将产生更多优秀人才。
2.鸿文楼:《论衡·佚文》“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鸿文指著作,寓意在此多产出大作、杰作。
3.劝学楼:《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此楼既为办公楼,又为教学楼,命名劝学,激励师生。
4.凌云楼:《汉乐府》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成语有“壮志凌云”。以此命名,寓意我校师生志存高远。
5.进德楼:《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葛洪《抱朴子.勖学》:“进德修业,温故知新。”
6.修业楼:同上。又因文科、理工楼为连体楼,符合我校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校训要求。
7.工学楼:工科院系集中,直接命名为工学楼,也有利于突出我校学科综合之意。
8.弘毅楼(现逸夫楼):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弘,宽广也;毅,强忍也。意思是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胸怀宽广,目光远大,同时应有坚毅、果敢、执着的精神。此楼为学校主办公楼,肩负着领导学校发展的重任,尤其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9.文实楼(综合办公楼):主要安排学校文科院系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我校已故著名学者李文实先生名字命名,旨在激励广大教师像李文实先生一样追求高深学问和高尚师德,激励广大学生成为文实相符、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10.丹青楼:丹青原指红色和青色颜料,借指绘画,如丹青妙笔等。此楼主要为艺术学院所用,艺术学院又以唐卡为特色,故命名。
11.文华楼(现行政办公楼):本义指文章的华采,也指有才华的人。另指文化昌盛之地,如文华殿。此楼主要是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场地,以“文华”命名,希望多培养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才俊。
12.知行楼(西昆校区办公楼):取“知行合一”之义。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四)学生公寓命名
1.绿桃公寓:桃的原产地是青海、甘肃、宁夏,喜光、耐旱、耐寒,春天桃花灿烂,秋天果实满枝,象征吉祥好运。也比喻只要为人真挚,自然会有强烈的感召力,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校多处植有桃树,蔚然成景。桃也指核桃。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益智果”、“养人宝”。我校东校区公寓附近有三棵生长茂盛、苍劲挺拔的核桃树,每年硕果累累。鉴于以上考虑,以“绿桃”命名东校区公寓,预示我校各项事业花繁叶茂、成果累累,莘莘学子生机勃勃、前程似锦。
2.白杨公寓:白杨树别称冲天杨,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因此它象征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我校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和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能吃苦、上进性强的毕业生特点非常吻合。我校东校区有许多白杨树,正可以此命名。
3.红柳公寓: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红柳遍地生根、开花、结果,尤其能在条件恶劣的沙漠地带生长,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我校学生遍布青藏高原,很大部分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有一种红柳般的精神。红柳也是治疗风湿病的良药,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4.紫藤公寓:紫藤为温带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同时花色呈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紫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青春、爱情等美好的意义。工学楼周边多植紫藤,一方面美化了校园,同时可以为工科学生在平时严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增添一份诗意。
根据不同区域标示楼号,如白杨公寓1号、2号等。
(五)餐厅命名
1.清香餐厅:东序校区食堂(绿桃公寓旁)
2.馥香餐厅:东序校区食堂(白杨公寓旁)
3.馨香餐厅:西昆校区食堂
每个餐厅区特别标示清真食堂,如清香餐厅、清香餐厅(清真)等。
(六)主要园区命名
1.祥瑞园(校门口至英华楼区域):祥瑞,吉祥的征兆。祥瑞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等等。我校祥瑞石蕴含丰富,寓意高远。以祥瑞命名,寓意培养大批杰出人才。
2.毓秀园(英华楼至图书馆区域):毓,产生,孕育;秀,秀美、优秀。成语“钟灵毓秀”指凝聚天地间的灵气,孕育优秀人物。此园是我校最早的绿化地带,孕育了无数优秀人才。
3.润泽园(进德楼南侧):润泽,本义为受雨露的滋润,引申为受到特殊的恩泽,也引申为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教化人才。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有此深意。新校区的建设主要得益于国家的藏区项目,是党和国家的巨大关怀,必将滋养各族师生茁壮成长。
4.牡丹园(弘毅楼周围):牡丹乃我国特有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有国色天香的美誉,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5.丁香园(绿桃公寓南侧):此地多植丁香,开花时节,香气扑鼻,蔚然成景。丁香也是文学作品中极富诗意的意象,多象征高洁、美丽的事物。
6.芍药园(文体馆周围):此地多植芍药,每年牡丹开罢,芍药接力开放,与牡丹园一路之隔,相得益彰。传说中牡丹、芍药都不是凡花种,是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变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变成草本的芍药,至今芍药还带着个“药”字。西方人也一直认为芍药具有某种魔力,凡有芍药生长的地方,恶魔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7.海棠园(清香餐厅前,原西二、三楼位置):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之称。此处中心位置植有海棠,春夏时节绿叶茂盛,秋冬季节红果满枝,寓意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七)东序校区主干道命名
1.祥瑞路(横向):北门入口东西方向延伸至拐弯处。
2.英华东路(纵向):从北门东侧一直过英华楼东、图书馆东、家属楼、藏学楼东、民族团结林东直至南门,是青海民族大学的南北主干道。
3.英华西路(纵向):从北门西侧一直过英华楼西、图书馆西、磐石广场西、文体馆西直至南门,也是青海民族大学的南北主干道。
4.鸿文西路(纵向):鸿文楼西侧道路,北起祥瑞路,过鸿文楼、清香餐厅、绿桃公寓、校医院直至与绿桃西路相连。
5.绿桃西路(纵向):东序校区最西侧道路,北起祥瑞路,沿西侧围墙、绿套公寓西、体育场西直至英华西路。
6.英华南路(横向):英华楼与图书馆之间东西延伸至道路尽头,中间与英华东路、英华西路、鸿文西路、绿桃西路交接。
7.春晖南路(横向):东序校区南院入口东西大道,东至白杨公寓,西至修业楼西拐角处。
8.春晖东路(纵向):白杨公寓西侧至食堂南北向道路。
9.春晖北路(横向):白杨公寓西至招待所、文实楼南直至润泽园东西方向道路。
10.润泽路(环形):润泽园四周道路。
三、几点说明
(一)命名工作目前只涉及各校区及已建的主要建筑、景观和主干道。正在规划的南山校区各类建筑及西昆校区拟建的建筑物、校园道路等暂未命名,宣传部根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跟进,做好命名工作。
(二)有明确功能的建筑,如图书馆、藏学楼、小岛文体馆、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校医院、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等,根据使用功能直接命名,不再另行命名。
(三)保留祥瑞石、智慧之光、磐石、校训石、民族团结林、师林、聚英亭、育英亭、含英亭、八角亭等景观和校园石景的命名。
磐石广场

鸿文楼
文实楼
英华楼
凌云楼
进德楼
馥香餐厅
润泽园

牡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