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牢牢记住故乡,上路时妈妈的眼泪和希望,为了故乡的繁荣,我们衣锦还乡,共同奋斗。我们振兴家乡,奉献才华,我们实现梦想噎噎”伴着宛转悠扬的歌曲《故乡》,村里的人、村里的小巷、假期在家的一幕幕如同走马灯一般,一遍遍在我的脑海里闪烁。顷刻间,一股对家的眷恋、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席卷心头。
尽管我的故乡只是鲁西南平原一处不起眼的小村庄,但是在我眼中,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温暖了我整个童年。在我的记忆中,小村庄朴素中透露着一股古老气息,简单质朴的乡下房屋,其间夹杂着一两处经曝晒而墙体发红的土房。每每驻足,看着这些摇摇欲坠的老屋,我总会忍不住想,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它们承载了多少人的心酸过往,午夜梦回时,又曾入了多少人的梦,牵起了多少思念和寄托。 “游子望家园,总是思念情。”或许是因为独自在外求学多年的寂寥,或许是因为再也找不回儿时的失落,也或许是因为眼前破败的感伤,我第一次开始理解异乡游子的心情,开始懂得“落《归根”的向往。一直以为自己很潇洒,可是当真正离开了温暖的家才发现,故乡的记忆已变得愈来愈浓,除了母亲啰嗦的话语、父亲离去的背影,还有那袅袅炊烟和村头的树。如今,我终于明白,不离开家、离开故土,又怎会了解离别的痛、读懂这浓浓的乡愁?
路过奶奶家的老土屋,看着墙体上斑斑点点的印记,我忍不住推开了落满灰尘的大门。 “吱呦”一声,打开的不仅是这间老房子的大门,还有我快乐的童年。原本巴掌大的小院在满园荒草的映衬下,显得不再那么狭小。拨开草丛,我很快便找到了记忆中那条铺得毫无章法却让人感到温暖的青石路。踏着这条童年每天都要走的路,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乐呵呵地跟在奶奶身后跑来跑去曰我拿把小板凳坐在奶奶怀里,晒着太阳让她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为我梳马尾曰我看着邻家阿婆和一群老人来小院里找奶奶闲话家常曰我捧着奶奶刚做好的饭,站在院子里大声地喊“开饭了”噎噎曾经的这些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温暖了我的童年。
有人曾说院“莫说乡路长,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曰莫说天涯远,再远也远不过我的目光曰莫说云天高,再高也高不过我的畅想。故乡啊,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根。 ”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遍布了我的足迹,留有我的痕迹。一阵风吹开了所有的记忆,乡愁犹如青青的草,越长越长。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凝结成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突然间,从未品尝过的苦涩滋味爬满了心头,弥漫了整个心房。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喟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甚是想念故乡要要 要那个能容纳你所有喜怒哀乐,给予你温馨避风港湾的地方。想念家乡人淳朴厚实,乡里乡亲间的暖暖情意曰儿时伙伴嬉戏打闹,畅谈远大理想时激情与抱负的场景曰亲人间的细心叮咛,不厌其烦的唠叨。家乡的人和事是我这一生都难以舍弃的牵挂,不经意间抬头仰望天空,偌大的天地间能有一个温暖你整个世界的地方,真好。它不会因你贫穷而嫌弃,也不会因你富有而势利,只会永远静静地伫立在那里,默默地敞开怀抱迎接你回家。我爱我的故乡,爱得深沉。“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故乡的点点滴滴始终缠绕在我的记忆深处,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我的根深深地扎在那片土地里,永远都不能拔出来,提醒着我这里有我最亲的人,他们默默地养育着我、关心着我,给予我前进的动力。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我心中,故乡会一直荡漾在我生命的长河里,时常勾起温馨的回忆,牵动着我的灵魂,撩动着我的情愫,萦绕在我的梦境。我留恋我的故乡,我回味我的故乡,而这一切都会伴着我遨游在幸福美好的记忆大海里,直到永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