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告别的碎碎念经济学院 □ 江若曦


  我是一名大四的毕业生。几天以后的6月30日,是我离开财大的日子。
  我开始为这次离别做准备。带着欣喜抑或不舍。
  一清早,老妈的电话急急地打来,催促我把一部分行李先寄回家;菜鸟驿站给我发来消息,提醒我买的纸箱子到了;下班的时候,在铺天盖地的租房信息里我寻找着合适的帖子,四处打听一个合适的小窝;同时还要小心地注意着班长在群里统计的各类信息;偶尔跑几次学院,交各式材料。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溜走,在六月热气腾腾的校园里,在毕业浓浓的氛围里。
  阳光甚好的日子里,校园里经常会碰到三五好友穿着宽大的学士服,在校园里拍照留念。在静悄悄的图书馆里,安静地拿放书架上的书,小心地控制着步子的声响,生怕吵到旁边的同学;在红色的跑道上,迎着炙热的阳光也要眯着眼微笑;在上过了很多课的二教三教,调皮地在黑板上写下过去与未来。
  我开始珍惜每一个能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踱步的机会。回想起来,过去的四年里,操场是其中最常去的地方。往往是几圈慢跑以后来一段百米冲刺,惬意地享受风在耳边呼呼刮过的感觉;还喜欢和朋友在草地上天南地北地聊天,畅谈理想或者分享生活的趣事。当然,图书馆必不可少地是回忆录里浓墨重彩的一环。犹记得每个学期期末,总要在一楼半暖黄的灯光里拼上几天,着急地在厚厚的一摞书下赶着复习进度;最近的一年里,考研、毕业论文两大项任务赶着趟儿地来,于是乎,又在五楼的延时开放区里多捱了一段艰苦日子。闭馆悠扬的音乐里,再踩着月光回寝,心情格外地平静。
  大学生活过得还算丰富多彩,做了几件自己想做的事,挑战了几样原本不敢的尝试,拥有了几个家人一样的朋友。其中有开心得欢呼雀跃的时候,也不乏很多彷徨失意的夜晚。可能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是焦虑未来的路在何方。现在回想起来,只是微微一笑,在心里轻轻地嘲笑下当时稚嫩的自己。
  四年里,有幸见证了财大点点滴滴的改变。新食堂、室内体育馆、实验大楼拔地而起,鲜嫩的花朵娇滴滴地开在校园更多的角角落落。不知道新出生的小猫咪现在已经是第几波,各色美食也越来越丰富。都说“抓住胃就抓住了心“,财大,该是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吧。
  2014年9月,我们第一次来到了这块给予我们四年热量的土地。
  2018年6月,我们一步三回头,重重地告别这个可爱而亲切的校园。
  感谢学校的各位老师,授予我知识,教会我成长;感谢各位室友,永远会铭记12点贴心的留门和每次天马行空的夜谈;感谢每一段经历,给我带来了一些抑或温柔抑或刻骨铭心的改变,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感谢图书馆和寝室的叔叔阿姨每一天夜晚的守护,你们辛苦啦!
  快要毕业的我,小心地计算着时间,希望它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亮灯仪式、毕业大戏、毕业典礼、毕业晚会,就像摆在我面前的一根时间轴,我既欢欣又忐忑,生怕很快就走到了这根轴线的尽头。
  快要毕业的我,可能还不够优秀,不够坚强,但对未来可能的风景与风雨,我已准备了足够的信心和满满的期待。未来不可预知,但我知道财大会一直在这里,给我以凝视,予我以力量。———写于在上海财大的第13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