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院创新思政手语词汇??助力残疾大学生思政教育
为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听力残疾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陆忠华老师带领北京联合大学“残健融合”大学生成长辅导工作室其他成员立足听力残疾学生对视觉信息的接收比较敏感的特点,对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手语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残疾生思政教育手语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陆老师说,我们在长期与听力残疾学生交流中发现,我国手语词汇量较少,只能满足日常用语需要,对于专有名词十分缺少,特别是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有词汇更是少之又少,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就出现了汉语手语(字和字母的组合),听力残疾学生能明白教师的手语意思,听力残疾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词汇理解起来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手语的不统一,为听力残疾学生学习党的理论带来相当大的阻力。
经过调查研究,工作室发现大多数听力残疾大学生政治态度积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很高,入党意愿很明显;同时,也有部分残障大学生因经历坎坷,呈现价值偏差较大特点,思想基础较差,理论水平较低。陆老师指出,这一研究结果与平时从事听力残疾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现象基本吻合,主要是因听力残疾学生听力障碍,因手语词汇的局限性,使听力残疾接受信息不足,导致听力残疾学生对事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偏于直观的表象,对事物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为了给听力残疾学生提供学习条件,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工作室经过努力,研究和编印了《思想政治教育手语汇编》一书,不久将公开出版。
这一研究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和调研阶段。在前期工作室的项目研究过程中,结合残疾生党建研究重点、听力残疾学生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开始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专有手语词汇的研究。前期对中国手语和听力残疾学生手语使用情况进行了文献查阅和访谈,并组建了来自不同地区优秀听力残疾学生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手语研究团队,进行了有效分工。
二是确定专有词汇阶段。在调查过程中,工作室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词汇需要统一手势,有些词汇有待开发和确立手语打法,这既是教育引导听力残疾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需要,也是新时代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经研究,工作室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词汇近500个,能较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需要,这也为听力残疾学生准确理解词汇意思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手语词汇确定上,重点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习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学生工作日常用语等关键词汇进行编写,用自然手语代替中国手语中的字母词汇,使词意更准确,更具有实用性,更贴近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
三是编写的原则和图文设计阶段。经过与听力残疾学生广泛沟通调查,最终决定一些词根类词汇和书空汉字以中国手语为主,中国手语中使用字母表达的词汇统一使用自然手语来表达,便于学生理解。在图文设计方面,为了使初学者实现自学的愿望,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立体图型和文字标注的形式展现出来,初学者通过文字描述和立体图示便可明白手语的打法,为广大初学手语的爱好者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经过长期努力,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手语汇编》就是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特殊教育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