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第一堂课,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成立社老师照例提前5分钟赶到教室,等待着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学数学是干什么的?”成老师话音刚落,200多人的教室里就响起“叽叽喳喳”的声音:“算题的。”“为了考试。”……“不对。”成老师说,“数学是一种科学,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素养。”在成老师眼中,数学是一种符号,填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光灯的电压为什么是220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怎么算?”“圆周率第九十位是多少?”30多年来,每逢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成老师都不急着正式上课,他说:“我想让学生们觉得,微积分还是蛮有用处的。”
在我校第九届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成立社老师获得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及“魅力课堂奖”两项荣誉。教学之外,成老师参加了微积分国家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多次获得我校教学优秀一等奖、教学大赛一等奖,并且结合多年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主编了3本教材,其中2本分别获得校教材优秀一等奖、校“百种优秀教材”奖。
“三尺讲台展数学风采,一支粉笔育桃李芬芳。成大爷,您将高深的微积分讲得朴实,将朴实的课堂讲成一种高端,风趣脱俗是您的风格,由浅入深让学子融会贯通。”一位学生在教师评价中这样写道,这位同学口中的“成大爷”正是成立社老师。成老师授课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他的课堂上,从来不缺少笑声。
为了让同学们牢记公式,成老师自创了“顺口溜”。在讲解利用定积分计算旋转体体积这一知识点时,同学们一直难以准确区分对二元函数极值判别法和二重积分计算法,成老师便总结出了“绕你转,我平方”的顺口溜,抓住重点的同时使公式变得易记,从而顺利解决了这个易错点。
除此之外,“错误引导”也是成立社老师常用的教学小妙招。在很多同学眼中,这个老师有点“坑人”。当同学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算出“正确”答案时,成老师却画上一个叉。原来,老师在题目设置之初,就给同学们埋下了陷阱。对此,他解释道,有些同学们对公式尚未吃透,在常规训练中很难发现问题,偶尔进行逆向思维训练,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倒推,更有助于掌握知识。
除了日常教学,成老师还先后主持校级《微积分》教研改革项目4项,主持教材研究立项1项。2007年,结合多年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成立社老师主编了《微积分》,该书不仅获得郑州大学“百种优秀教材”奖,还在河南省7所高校作为教材使用。
而 2017年出版的新书《微积分》(经管类)编写历经7年,比《微积分》增添 20多万字,共计70余万字。成老师邀请多位老教授与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加入我校教学改革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验证准确性,最终才放心投入使用。从2017年2600余名师生的使用效果来看,反响很好。
从教多年,成立社老师深受学生爱戴。商学院2009级的郑璐华结婚时,从杭州给成老师寄来了喜糖和照片。逢年过节,成老师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祝福。又是一年毕业季,元和广场上聚满了拍摄毕业照的学生。“成大爷,跟我们一起拍几张照片呗。”拿着学士帽的学生跑向成老师。
在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2017级的冯迪心中,成老师就像是一位摆渡人。在赞美成老师的诗中,她写道:“戴着他的斗笠,披着他的绿蓑,撑一三寸方舟,于渡口迎着一批批学子到来,载着一批又一批追梦人抵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