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暑假同期最大规模开建,提前一睹建成后的南航校园



  编者按:每年开学到校,师生们都会发现熟悉的校园很多地方变得和假期前不一样了。有的地方焕然一新,有的地方增添了新的景致,有些地方彻底改变了模样。有一批人,他们在我们还没放假的时候,用几个月的时间不动声色地悄悄谋划、精心筹备,只等一放假,校园里遍地开“花”,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校园里哪些地方开学后变得不一样吧!
新建基建项目
据了解,2018年为学校校园基本建设同期开建规模最大的一年。正在实施的“十三五”工信部部属高校中央财政投资新建基建项目共有4个,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2亿元。
  目前,于2017年8月8日开工建设的将军路校区民航教学实验研究中心项目,建筑主体已封顶验收,正在有序推进安装与室内外装饰工程施工。
  将军路校区航天类学科教学实验与研究中心项目于2018年3月28日开工,已完成桩基施工与土方开挖,正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将军路校区留学生与外国专家楼项目于2018年7月28日开工,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将军路校区创新工场项目于2018年8月20日开工,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
  在新建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前期工作要求更趋严格、流程更趋复杂的形势,南京市招投标办法的调整,因政府大型活动、环保管控、极端天气等客观原因导致长达近两个月的停工影响,学校主动调整思路,适应新变化新要求,统筹安排并加强沟通协调,逐项突破了每个项目涉及10多个政府部门20余项的前期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全面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制定赶工措施,确保了项目施工进度。
  4个新建项目建成后,将会为改善我校民航类和航天类等学科的办学条件、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培育创新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民航教学实验研究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民航教学实验研究中心项目效果图
航天类学科教学实验与研究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航天类学科教学实验与研究中心项目效果图
留学生与外国专家楼项目施工现场
留学生与外国专家楼项目效果图
创新工场施工现场
创新工场效果图
维修改造项目
2018年维修改造项目(含校内自筹项目)多达28项,投资约6000余万,暑期实施的改造项目有22项,重点包括明故宫校区人行道、路灯、A29荟萃楼、B6公寓、第三食堂,将军路校区四食堂、怡园17栋、5号教学楼等。这些项目与全校师生息息相关,实施后将大大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维修改造项目建设地点分散、涉及面广、现场情况复杂、协调工作难度高、突发事项多,并且大部分工作都必须赶在开学前完成,加之暑期持续高温、暴雨等各类极端天气较多,部分项目改造工期不足,荟萃楼从文物保护的高度“修旧如旧”、5号教学楼外立面及屋顶施工等技术难度高,人行道多,项目交叉施工难度大,食堂改造内容复杂,这些因素都给项目实施增加了很多困难。
  目前,各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人行道施工现场
本部三食堂施工现场
将军路校区四食堂施工现场
荟萃楼施工现场
B6宿舍楼施工现场
五号教学楼施工现场
条保项目和拟立项项目
除了正在施工的项目以外,另有条保项目(明故宫校区综合实验楼改造工程)和拟立项项目(航空航天力学交叉学科综合实验楼项目)也在扎实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将军路校区西区规划调整工作在暑期也取得有效进展,突破了机场高速沿线建筑退让限制,调整后将大幅提高西区容积率、显著增加西区可建建筑面积,为响应“双一流”建设需求、加速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可靠保障。
  在整体项目施工期间,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聂宏、校纪委书记杭育新、校长助理黄炳辉曾多次到基建处、施工现场视察指导。
  8月14日、15日,校长助理黄炳辉在基建处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明故宫和将军路两校区检查指导暑期在建项目。黄炳辉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各项目的推进情况,询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商讨解决方案并提出意见建议。
  在校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校内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下,整个暑假,基建处全体同志加班加点奋战在工程一线,有条不紊地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例会、党内组织生活等,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将压力和困难转化为锻炼和考验基建队伍的机会,以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实干精神担负起紧迫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