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像我一样笨拙地生活


  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廖一梅快餐社会把假话变成规矩,庸俗变成制度,变成时尚,变成广告中的美丽画片,我们都曾是不想遵守这个制度的人,但我们已疲于叫喊。“梦想”、“始终”,这些字眼看起来华丽无比,做起来却是那么空洞无物,没有说服力。我今天一醒来就拼命地想,想找出一些任何人都无法怀疑的,能支撑自己达成夙愿的确实的证据。没有。确实没有。
  生命真的很沉重,也很脆弱,不是一个乐观的态度和几句自嘲的笑话能交代得过去的。自由的生活,不是不能获得,但需要万分的坚强和一点点运气。
  但是就因此而随波逐流?
  一张失去勇气的脸真丑。
  人有独立的感受和思考,放弃这个是对人价值和本质的藐视。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做二手生活。
  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便是不断怀疑和厌倦以及丧失的过程,不可避免,我们丧失了生命的新奇感,不断地学习成熟稳重,克制欲望,保护自己,担负责任,希望在人群中获得成功,连成功的标准也是别人教给我们的。很多人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什么,而拼命曲意逢迎所谓的标准。
  辛弃疾讲,“事无两样,心有别”。外在的失去或者获得都不构成人最本质的东西,人面对的最大困难始终是自己。
  每个人实际上过的是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是你的心在感受什么。如果你不能正视自己,倾听内心最隐秘的呼唤,那就根本谈不上任何改变,也就没有任何机会了。人得有把自己逼到绝境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本心。
  丧文化大行其道,佛系青年坐地涅槃,所有的丧和佛系都根源于心灵的软弱无力,力求回避种种痛苦。面对生活,面对命运,我们以前是无能为力的,以后可能也一样无能为力。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力保持一点尊严,努力而笨拙地度过一生。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细细分辨,哪个人的生活不是由秘密和谎言堆积而成的?但是,巧妙地度过一生有何意义?不过是辗转腾挪的生存技巧,技巧越高辗转腾挪得越好就离真相和本质越远。那我宁愿选择笨拙地度过一生。
  你想巧妙地度过一生,那你就去学成功学,卖的到处都是。你想要知道自己内心的真相,那你就要承受很多的困惑和痛苦、很多个不眠之夜。
  如果每个人有勇气把自己剖开来,其实内心都是惊世骇俗的。
  我们不能拒绝生命里的任何东西,那是懦弱的表现。活着就必须要接受这一切,但并不意味你要因为外在的而改变内在的、原来的东西,我不会缩到一边,用一种试图保护的态度去避免很多事情。
  敏感、任性又感情强烈,你的一生会因为这些品质而与生活碰撞得更多、更剧烈。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生下来就得跟自己不喜欢的一切斗争,和命运决斗前,别忘记自己最开始为什么而战。
  勇敢一点吧,我们除了勇敢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