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解放思想 追求卓越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院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30年奋斗熔铸辉煌



■摄影/罗红松


  本报讯三十春秋鼎新路,桃李飘香奋进歌。12月12日,我校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在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哲学与社会学学院1978级校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校长钟秉林,党委副书记唐伟,副校长韩震,国际哲学学会会长、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威廉·迈克布莱德(William-L.McBride),以及国内各高校的领导、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广大校友与全院师生共同参加了庆典。庆典由学院分党委书记李祥俊主持。
  钟秉林在讲话中指出,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百年师大的孕育下,学院在传承和发展教育事业、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实现了长足发展。希望哲学和社会学学院师生进一步解放思想、拼搏进取、追求卓越,把学院办成高水平、有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院,在新的时期不断铸造新的辉煌。
  庆典上,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张曙光介绍了学院30年的发展成就。兄弟院系代表: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赵敦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等,先后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建院30年的热烈祝贺。威廉·迈克布莱德在致辞中也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寄予良好期望。校友代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王勇格学长在发言中对学院的培养表示感谢,并表达了与所有老师和同学一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壮志豪情。
  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发展的伟大机遇、学校百年历史的深厚传承、学院新老教师的和谐团结造就了今天的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凝练更为鲜明的特色、打造更加扎实的优势、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领军人物。要抓住社会发展的机遇,在北师大的舞台上,在国内外哲学界发展的过程中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争取开创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新的发展高峰。
  当天下午,“传统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价值、文化与当代社会秩序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1979年,学校以原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逻辑教研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研室为主体,整合相关部门,组建起了哲学系,这是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第一个哲学系。2003年,学校在原哲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哲学与社会学学院。30年来,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秉持“博学笃行、团结和谐”的院风,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李玉 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