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主题
征稿启事










  吾似一叶扁舟,飘荡在人生的海洋上,逆风而上,顺风而下,只为再遇见曾经在书本中邂逅的你。此时,锦瑟声起,到黄昏,这次第,竟生得无限惆怅。
  与你相比,孙权少了些文化气息,刘备少了些生命强度,你是个底气相当充足的生命个体。也许,你得益于没有可供依托可供纨绔的家庭背景,没有羁绊的心智受制于圣典教条,你拥有仰天仗剑的审美气概,开创一代诗风,经曹丕曹植发扬光大成熟,为后人敬仰的“汉魏风骨”四个大字铮铮作响。在历史的弦上轻轻一拨,便“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强劲了文学的底蕴,令后代学者叹服不已。
  你不是统一六国的秦皇,亦不是令霸王泣歌的汉祖。你是政治上的霸主,历史掩盖不了你那光辉的一世威武。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东汉末年,狼烟四起,战乱不休。桓灵二帝昏庸无能,夫人干政,宦官把持朝政。先把十常侍祸乱朝纲,后有董卓入住皇宫,酒池肉林乐无忧。你孝廉出世,矫诏义兵,平定董贼起于陈留。入董营间,只身将七星刀借献,只为匡扶汉室,造福人间。
  董贼兵败,诸侯混战争伐,只为自己得一片江山,享一世富贵荣华。先后袁术,袁绍并立为帝,为天下所耻笑。面威容,心有鬼谋,黄巾乱中救,逢迎天子令诸侯,以至万世倾心,四方仰德,挥笔描绘千古风流春秋。
  挥手投鞭断水流,看星罗棋布,何时才能平争斗。顺民心,征袁绍,奇袭乌巢,北方三州终易主。帐内谈事,人才济济。文有郭嘉,荀攸,程昱,万里外,以料敌在前;武有典韦,张辽,徐晃,许褚上阵可赤膊,元让啖眼亦当先。霸业无边,金戈铁马逐鹿中原。亲身征战,兵书作枕火光中眠。你无愧为一代贤相,亦可披蟒袍成就一世君主,却在人性中闪耀光芒,不受帝冠,只为世人谋太平人间。又怎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也曾在大漠边关的古战场,遇见金戈铁马的悲壮;我也曾在六朝古都的深宫中,觅到哀怨深沉的低吟。在老树的枯枝间,在磨损的石阶上,在剥落的断壁里,在发黄的史册中,我寻找着你,亦遇见着你。
  惊雷雨天煮梅酒,论天下英雄,何等豪迈;自削须发以代首,严整军中纪,何等英明。一代枭雄曹操,昨日遇见你,今日当落笔,书写你是一世英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引起的思考“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俗义为“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已上内容来自度娘)昨天,我想到这句诗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沟渠里面有东西。”原诗句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失望之情,从“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这句诗可以看出。这可能是大家比较认同的解释,毕竟是付出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我认为也可能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反省之情!这可能有点断章取义,遐想一下亦未尝不可。我觉的从反思的角度来解读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启示。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交往双方之间存在价值观的不同。付出一方将自认为好的东西给了另一方,而另一方则不这样认为。比如:一些父母将最好的物质生活给了儿女 (好像从哪方面讲都没有错),儿女未必接受;男方好像给了女方全部的物质需要,而因为没有时间陪伴女儿去海洋馆而被老婆逼迫要离婚(来自《人之囧途之泰囧》);“团长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呀!”“你个叛徒,投靠日本人我毙了你”(来自《亮剑》)。无论亲情、爱情和友情都会涉及什么重要以及什么最重要的问题。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从经济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一种供需关系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如果有企业直接做高大上的牛产品,想必一定会消失。因为消费者没有钱。而现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都去国外花大量的钱去买马桶盖了。如果我们还生产原有的马桶盖,估计这个企业也要倒闭。国家因而提出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问题,高端产品基本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唯有创新一条路可走。正如诸多企业所秉承的理念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现实世界总会有“我”和“明月”双方,双方肯定会产生分歧。面对分歧,其实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自我成长,另一种是自我固执。自我成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我”没得选择。如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因为没有客户企业就不存在了。那么,企业只能提高产品和服务把“明月”吸引到“我”身上。另一种是“我”有的选择。如爱情,因为“明月”照的东西未必符合“我”的价值观,“我”可以将心向太阳。而自我固执就是强迫“明月”照“我”,但是能强迫一时能强迫一世吗?强迫得了外在能强迫内在吗?“你就要这样做”、“我不离婚”真的能长久解决问题吗?我想不会的。因为没有一种力量是永恒的,你说我势力大,难道没听过树倒猢狲散吗?你说我力量大,难道你长生不老吗?那么,真的没有一种永恒的力量吗?我想能伴随你一生的力量唯有是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智慧。
在“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韵调中,浮现的是金戈铁马的将士眺向远方的深情相觑。痛于佳人难逢,苦于佳期不至,相遇在无奈中变为遥遥无期的守望。原来将别离化用为凄美的典故仅仅是我们留给文章的伤感,倘若被赋予到自己的经历,也会让人在记忆斑驳之中泪眼朦胧。相遇的场景恒河沙数,这只属于爱的相遇,相遇诠释着别离的序幕落下句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即将开始。
  鲜衣怒马,峨冠博带,置身于归来仍是少年的信念之中,我们鼓起砥砺前行的勇气。从伤春悲秋,感伤风物的年纪成长为更成熟,更理性的自己。遇见一个新的自己原来并非易事,抛却过往既是心灵解脱,也是幻境囹圄。我们没有计较过往自身属性的资格,只是无休止地陷入回忆的漩涡中无法自拔。面向镜子的时候,或哭或笑,总觉得对面的人根本不是自己,但是我们决定保持笑脸,擦干彼此的泪水。既然说好鼓起勇气,就不要让内心的悲恸出卖自己。我和遇见的那个我依然还在路上,互相坚定着眼神,不忘相遇的意义。
  致敬阳光,感慨白驹过隙的我们应该感谢相遇。溯源本心,人生来便懦弱,而畏惧迷失的灵魂让我不得不学会去感谢,感谢在我的生命中曾闪耀过光辉的人,那些在我黯淡无光的世界点亮一片星海的人。
  你们的扶持使我学会了怎样踏出自己划定的地盘去寻觅更广博的自由。如果不是相遇,我相信我坚持的那条路也不会有了一花一草的别致景观。人生来便沮丧而畏惧挫折的灵魂让我不得不学会去感谢,感谢在我生命中曾撑起一方天地的人,那些在我连绵暴雨的世界支起一把大伞的人。拨开心灵的阴翳,我们没有被晦暗遮蔽最向往晴空的那扇窗户,雨后的天空特别蓝,雨后的心灵更加辽远,心灵的空间也变得宽广。
  不知是时光匆匆还是脚步匆匆,依旧是熟稔的场景,依旧是亲切的人,我们不再以时间轴作为界定相遇的工具,但相遇的味道氤氲在时光的流里,的确无法更改。相遇也为迈向成长奠基,为他讴歌的同时也催促着他萌发。心灵之旅,最好的时光永远在路上,采携一路的花香雨露,把遇见珍藏,把温暖打包。
  相遇蕴藏的太多未知的惊喜,或许只有一次次相遇才能让我们的心智接受洗涤。与雨声呢喃,和风声耳语,不忘本心,感谢相遇。
一个好的阅读者,在读书,观影,听歌之后总是会有许多属于自己的思考,抓住那份灵感,让自己做一个好的“悦读者”,文章800字左右,快来让我们倾听你的感受吧!拿起手机关注"汇华院报"的官方公众号,即可查看院报的最全文章以及文化版最新征稿启事。
  来稿即代表您授予本报社对您作品的改编权、书面印刷权和电子版传播权,本启事长期有效。来稿请发至 邮 箱 :huihuayuan-bao@126.com, 我们非常期待您的来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