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浅流年,拾一抹暖意,走过秋凉。那些过往的时光像花儿一样在指尖绽放,却衰败了一场无尽的感伤。
“当时年少青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你我少年不识愁滋味,任性骄纵伴身旁。可是一晃三四年,最不堪,依稀往事,一切浮现如昨日;最不愿,亲见离愁,如今分别在眼前。
五月的尾巴里,他们神采奕奕地穿上多年前翘楚盼望的学士服,朝着头顶的那方天空抛掷着喜悦;她们摇曳着湖蓝色的五四青年装,婀娜着曼妙的身姿,背靠依依杨柳浅浅而笑。几乎所有人,都在扬着音,沸腾着倔强的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离别是成长的必修课,但这么多年来,我始终都是挂科。你曾经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就要各奔东西了,你发现曾经根本走不完的长巷,原来也就这么长,跑不完的操场,其实可以小成这样。染墨流年,岁月沉香。如果人生说就只是一次旅程,那么一程又一程的风景,一季又一季的盛放。杨柳下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遥望征程千种思绪,此心安处才是吾乡。我曾看过你的落叶飞雪,闻过你的嫩蕊芳香,但当这熟悉的旋律又一次萦绕在这个微醺的夏季,我们不得不接受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
再见了,石家庄。如今我回首过往,你一月樱桃始葩,二月杏花饰靥,三月木笔书空,四月罂粟媚满,五月锦葵开放,六月茉莉来宾,七月多雨时节,八月桂香不败,九月且听心语,十月菊开忘言。待下次重聚于此,我必陪君醉笑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回忆写成了诗集青春拍成了电影,天南地北的我们如今要各奔东西……”,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终人,后来的我们,再也没有了十一点的门禁,但晚风微扬时,勿忘回家。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要各奔东西;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已分手在即;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要永远相离了。
5月的石家庄,正是蔷薇与月季花开放的季节,这花开的季节也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学士服,毕业照……这些为五月添了一丝特有的分别气息。不禁想到,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自己的大学,离开了石家庄,我会不会也像歌里唱的那样?是啊!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说出那句话:再见了,石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毛主席也曾说过“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但我更喜欢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无论我们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我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不管走多远,我们和故乡永远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与张贝贝不同,我对石家庄的印象并非馋人的新石中路夜市,也不是学校附近的南二环。作为本地人,与异乡人不同,我的感情,更多的是对家的依恋。家,一个令人无法不去依恋的地方。也许,不过不宽敞的房屋几间,也许,不过简陋平凡的一扇灯火,远远望见,却总是心生温暖。少时并不喜欢石家庄,总觉得它太普通。没有上海的酒绿灯红,没有西安的古风古韵,没有扬州的烟雨杏花。但石家庄不是一座冷漠的城市,而是很温馨,很友善的一座城市。一点一点,我爱上了这个富有新生、底蕴深厚、海纳江河、兼容并包的北方城市。
不管是离开,还是归来,我们生命旅途中有个地方,这里有最深的思念,亦有最难忘的过往。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没想到转眼已逝四年。我虽未远离,但学长学姐的离别之情感同身受,分别的时候,不如让我再唱一首曾经合唱过的歌吧。
“再见了我亲爱的,毕业礼上的那杯酒,我先欠着,以后再喝。”
要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就必须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三会一课”和党员志愿服务,以新手段、新方式开展党课教育活动,落实党的各项指示精神,筑牢学生的思想防线,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稳固,建设富有战斗了和生命力的基层战斗堡垒党组织。
要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坚定地按照学院建设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要求,从一年到四年级制定详尽的培养计划,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学风建设与教学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综合素质,打造适合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在这次十九大中,我们就看到“央视新闻”全网首个报道专栏、“十九大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动新闻《新时代来啦!》等,这些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制作对传媒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内容不再单一,摄影摄像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是未来全媒体人才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这对同学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的传媒界一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给我们在校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教育青年同学的职责,我深感重任在肩。怎们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我想就应该是报告中提到的培养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但是理想怎么树立,本领怎么锻造,担当怎么承担,还是高校未来重点攻克的领域。目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做到立德树人、做到以爱感人,这样才能为同学们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奉献社会树立榜样,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更早实现。
听到 《我的歌声里》会想到初三清风飘过的课堂,广播里的《青春纪念册》陪我走了两年高中放学后通往食堂的油漆路,陈粒的《奇妙能力歌》点缀了我一个又一个画不完速写的夜晚。那年高三的上午坐在我后面画着色彩的女孩轻轻放起了 《挥着翅膀的女孩》,再次听起《凉城》总会想到曾经喜欢的男孩子。而《DearMom》勾勒出那一个又一个小扇子轻遥的夏天……一首歌,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无数人的回忆。
它总代表一段记忆,一段难忘的时光,美丽、梦幻、怀念、回不去。
轻柔的小调虽不及"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那般诗情画意,却也弹得出妈妈无私的爱。简单、透明、一丝不苟。
在童年的记忆中,似乎每个妈妈都有一把小扇,能扇走我们所有童年时的疑惑和困扰,能探索出我们心里的小秘密。那把小扇子总能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带我们抵达白雪公主的城堡,掠过霍格沃兹学院,穿过透明的高墙,走过悲喜与无常,尤其是在夏天停电的夜晚,那把小扇子总能带来一股清凉的慰藉和一夜甜甜的梦。
“她说你是上天给她的礼物礼物”,她一天天陪伴着你成长,我总觉得,时光不快不慢,我可以慢慢长大,吃着最爱的饼干,和朋友轻谈着自己字不成章的梦想。可是我们不曾发现,岁月把我们挥霍和浪费的时光,全部雕刻在了妈妈的脸上。
我翻开爸爸和妈妈的信纸,他们的日记,"相片里的孩子轻轻抱着她",当妈妈还不是妈妈的时候,她也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涂抹着鲜艳的口红,像现在的我们,期待着自己的爱情。而我们的到来,让他们放下了那些很冒险的梦,让她们更懂得去用心经营生活。
"她柔弱的肩膀慢慢把你送去远方",外婆把她送到了爸爸的身边。在去年的冬天,外婆离开了我的生活,辞别了照顾妈妈的义务,我也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彩虹天堂,生活变得很黑暗,幸福变得很脆弱。"她给你勇气像是黑夜里发出的光",妈妈悄悄在耳边告诉我生活的道理,生活还不算太坏,我还有她的陪伴。或许人生就像一场目送,那些我们爱的人这一生都在渐行渐远。
生命把姥姥装进相框,我把姥姥埋在心里,只是在某个小雨滂沱的夜晚,那些美丽的记忆总会在心里翻腾,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那些陪妈妈散步走过的油漆路,那些在姥姥家看过渐渐落下的夕阳,那些和爸爸一起嬉笑的日子,那些渐渐被我遗忘的歌曲,那些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信纸,它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栖息在我内心最深处,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