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聪明的“蝴蝶”———观《彗星来的那一夜》有感铁运1702班 何冠华
事件的发生必有原因,而原因必定指向一个结果,这就是因果。有科学理论认为,所有因果串联起的“因果链”创造了我们的宇宙。这就像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南美丛林中煽动翅膀,掀动了空气微弱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在自然的运转中不断放大,最终演变成了了北美的一场风暴。我们的每个举动每个选择也是这样,就好比某个人,某天早晨偷懒多睡了一分钟,结果下楼时公车刚好开走,下一班公车要等十五分钟,到公司时已经迟到了,公司领导认为这个人上班迟到是工作态度不认真的表现,于是公司以后所有提干机会都不考虑他,他便这样错失了升职的机会,升不了职加不了薪,也许还没房没车没家庭,一辈子碌碌无为孤独终老———而这所有的起因,居然只是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这就是蝴蝶效应,离奇却真实。
在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中,蝴蝶效应更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主角艾米丽受邀参加了好友麦克举办的朋友聚会,同时到场的还有其他六个多年好友。八个老朋友好不容易聚在一起,非常开心的聊着天。而在这时,彗星的到来导致了整个街区断电。黑暗中的八人手足无措,想办法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选择和方法,便是蝴蝶效应的开端。更诡异的是,由于彗星的作用,艾米丽和她的朋友们在某一个事件中的不同选择都被保留了下来,两个蝴蝶效应衍生的世界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交集。他们发现有另一个房子,房子里面有另外一个自己!事情太诡异,他们决定对事情进行调查,而当他们走出房子时,他们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由于随机事件太多,没有事件叠加,其实出现的,是千万个平行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个他们自己。
全片看完,我除了对于剧情的惊叹,更有一种幡然醒悟的感觉———我们的每个选择和举动都牵扯着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我们不能完全知晓,更别提由这个结果衍生的其他事情。对于这个由“因果链”创造的宇宙,我们渺小的还不如一颗尘埃,我们能看见的只有宏观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对于自身命运最高精度的把握,《彗星来的那一夜》也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些———我这才意识到,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可以抗争!蝴蝶不轻易煽动翅膀,人类不盲目的迈出步。对于人生的规划和对每步计划的完全付出就是我们的抗争。宇宙想将我们卷入因果链,我们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走出它,走上自己的路。我们的抗争,渺小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