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秋风赛上,杏花春雨江南。一九五三年秋之后再无徐悲鸿与他的画中春秋了。思绪万千,着眼自己的容身之所正值秋风萧瑟之时,犹记得前日流连于校园内白桥荷池处,空园白露,红藕香残。
北方的秋属秋风最使我这个游子印象深刻。那日徘徊于荷池边,夹杂些些凉意的秋风直往我空荡荡的袖里钻又旋即溜走了,只留下又低一度的温度。想必上月亭亭的荷花近时也在某一个凌晨两点被秋风光顾,打了几个激灵,抖落了颜如粉颊的花瓣,如今只剩满目的绿色了。转念一想,再过不久这绿意也会被秋风吹没,心上不免酸涩。竟觉得这秋好可恨,勾起了我的愁,如果要问我这愁有多重,不重,就和这秋风吹落的花瓣一样重,北方的秋真令我喜欢不起来!
而我家乡的秋———南方的秋,与北方的秋太不一样了。家乡的秋风只会“白白”得吹,即使如夏天在樟树下为了乘凉而光膀子都不会觉得透凉。与北方最大不同的是,南方有秋雨且会不停歇得下,许多人不喜欢闷闷的雨,但南方的秋雨他们会喜欢的。正如徐悲鸿先生画笔下的水墨江南一样,秋雨给江南蒙上了一层诗意和古味。徐志摩笔下丁香般的姑娘也是行走在这秋雨下的江南小镇上。两年前来到北方求学,更体味到的是北方秋日的凉意。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只怕是离人心上秋!南北方的秋都美如画,仅是肉身漂泊在外,思乡情切,无情的秋也变得悲凉罢了。
闭眼轻嗅,空气凉薄却正直,不掺一丝湿意。仿佛身处北方大漠,眼前漫漫且模糊,昏黄的傍晚下只听见旅人内心的坚定,掷地有声。每逢佳节倍思亲,秋思更甚,但是北方的秋,她不会怜惜一朵荷花,一位独身的旅人,因为她知道我们都会感激她来过,毕竟秋日是人生繁花落尽见真淳的时节,在这个时节我们会深思,思家思国思己,褪去浮躁,叩问自己的内心,然后再任凭风吹也能禹禹前行。
每年到秋日,我的心绪都会千回百转,最后出去走走都会感激起秋的好来,思乡的情切也不如以往急烈,所以在此给予与我一样客居异乡的旅人一句劝谏,心上秋万万要不得,走出门去看看眼里的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