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车站


  小时候爸妈每次离家时我总是充满不舍,看着在小镇车站开走的客车会追着跑一段,稍微长大一点会流泪,会难过。终于我长成了那个要离家的人,而父母成了凝视客车开走的人。
  我意识到,往往是在即将离家的时候,我们才最明白“家”意味着什么:总有人在牵挂你、保护你,总有人相信你、支持你,总有可以回去的地方。它们构成了一个人离开家,往前走的勇气和动力。这种意义在家时是容易被忽略的。往往是离开后,你才发现自己对它的依赖程度,才意识到那些家人间朴素的相处时光给了你多大的力量。
  时光是翻滚着向前进的,进入大学以来,更多的是看未来的我们,很少再去回看过去的我们。高中便是离家,刚开始父母送到小镇车站的时候内心是充满骄傲与自豪的,满心想的都是我也可以成为那个离家的人了。大学选择了离家数千里的城市,数月甚至一年的回家让我意识到小镇车站的深重意义,那是半年的最后一面,也是短短假期的第一面。
  今年也不例外,又一个短短的假期结束,母亲塞满我的行李箱,父亲把箱子抬到门口,就招呼着母亲和我走去车站。记忆中父亲永远是这样,从来不愿意面对我每次的离开。母亲替我背包来到车站,到车上安放好行李我便与她站在了车外,她仍然细心地告诉我有几个行李,下车不能忘记带,中途转站要注意时间,在车上要小心,到了学校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这些每次都是这样,我也都知道,但也从来不会打断母亲的叮嘱,安静地听着当成这次回家给她的最后的慰藉。
  后来的我们,有多少跑赢了时光,有多少弄丢了对方;后来的我们,为什么赢过了漂泊,却输给了孤独;后来的我们,为什么只有过年才会想到回家,后来的我们,经历过人山人海,为什么还会走失在未来。刘若英初为导演,文案写得却直戳人心。有多少人能感受到家人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龙应台的目送,背后蕴含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温情。
  我们在时光中跌跌撞撞地成长,却一点点远离最初的模样,忽然有一天,小时候承诺过的“等你老了,我背你”里的那个“等他老了”的时代真的快来了。然而我们都在父母看不到的远方,即使生病了,又何尝不是在电话,在视频里告诉对方我很好,你也要注意身体。离开之初是最容易怀念的时节,然而怀念却只能看看手机里的照片,想想父亲的腰伤有没有好些,母亲的耳朵有没有再发炎。丰子恺讲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以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以恨,你若感恩,事事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所以我们在前行之时,莫忘了记忆深处的他们。
  当下即是道场,我们会为了将来的自己去做当下的努力,却忽略了身边的他们。刘亮程在《对一朵花微笑》讲到,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所以,请对身旁的一朵花微笑,因为花期有限,不会等你,父母年华有限,不会停滞。
  无论走过多少车站,无论去到何方,最美的风景,就在最认真关注的地方,你我对生活的热情,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化作驱散生命黑暗的阳光,温暖疲惫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