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这年正好我上小学,依稀记得当时报名的情景,老师叫我们从1开始数数,我很顺利数到100,被老师夸了好几天,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我就是一个好学生的苗子了。一间教室,三个年级学生,一个老师,一节课40分钟,老师轮流在三个年级上课,教完语文教数学,也没有其他的课程了。课间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跳绳、踢毽子、抓石子。放学了农村的孩子都要掏猪草、放牛、捡柴,就这样度过了我的小学时光。如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可多了,丰富多彩,但同时业余时间也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填满。
  1988年,改革开放第十年,我考上中专,意味着我从此告别农村户口,吃上了商品粮。在当时,成绩好的学生都选择了中专,成绩差一点的选择了高中,就为了一个城市户口。学校每月都会发饭菜票和粮票,对于我们这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学生来说,基本上就不需要再花家里什么钱,有时我们还会用多余的粮票到学校
外面的小摊兑大饼和小吃。那时候,与家里的联系只能靠书信,报喜不报忧,父母也不会像现在的家长这样来学校看孩子。在当时国家包分配政策的指引下,要想留在省城,必须靠成绩说话。所以我每天都一心一意认真学习,再也不用放牛、捡柴,一切都是新鲜的。三年后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如愿留在省城安医大一附院上班。现在城乡已实现一体化,人们不再纠结于农村户口、城市户口。大学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政府也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自主择业。成绩也不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途径。高铁、手机、微信、支付宝等的应用,更发达的交通、更直接的通信、更便捷的支付手段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199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十个年头,我成为了一名母亲。我开始明白我做的事情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孩子和家庭。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当时大部分人都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年
轻人更是如此,一家人蜗居在小小的宿舍,每家都在过道支起一个煤气灶,一到晚上过道里就响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你看看我家烧了什么好吃的,我看看你家今天有什么新鲜的玩意,每天都是热热闹闹,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如今人们都买了房,有了宽敞的家,楼上楼下基本不认识。人们生活的半径增加了,同时上下班时间也增加了,虽然出行方便,但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拥堵。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成功晋升副高职称,离开工作17年的安医大一附院来到刚刚建成的安医大二附院,成为一名科室护士长,面对全新的工作和挑战,一切从头开始。当时科室都是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人,每天带领他们从简单的操作培训开始,从外科洗手、穿无菌衣戴手套到仪器设备操作培训,从院感培训到手术配合,从科室规章制度到团队建设等等方面,大多数人从一无所知的新护士成长为科室护理骨干,手术室也从一开始的十几名护士发展到现在八十多名
护士,拥有5名专科护士,科室成为安徽省手术室实践基地的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一年除了事业上的进展,我也见证了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飞入太空、中国人第一次实现了太空行走和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我在新的单位已工作十年,即将迎来我院建院十周年。在这十年间我们共同经历了二次创三甲,一次三甲复审,一次JCI创建。二附院也从一片荒蛮之地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甲医院,成为安徽省首家JIC认证的医院。同时在这期间我也考取了大学教师资格证,在大学担任部分教学任务,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此期间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2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也转变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
间,我,作为70后,可以说是伴随改革开放的40年不断成长。童年时只能盼着过年能吃上鱼和肉;穿着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姐姐穿剩下的给弟弟妹妹穿;上学十几里路全靠一双脚走;离家求学只能靠书信断断续续的联系着……现如今,人们追求绿色蔬菜;衣服也讲究时尚美观;几乎家家有房有车;随时可以电话短信视频联络……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到开放、富强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我们这一代真正是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相信在党的领导、人民的努力下,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