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到驻地用时40分钟,相比2006年第一次来疆,乌鲁木齐变得更漂亮了,满大街树木郁郁葱葱,高楼鳞次栉比,街边旧建筑上的“待拆”字样,标志着发展一直在路上……
晚间,有关部门在山东特色菜馆设欢迎宴。平生第一次品尝“狗鱼”(阿勒泰狗鱼主要生活在额尔齐斯河,为阿勒泰地区独有的鱼类,阿勒泰十大特产之一),深切感受到主人的热情。新疆人的豪爽性格,激励我喝不少“伊力特”。因不胜酒力,凌晨收看世界杯决赛的计划就泡汤,我回到房间倒头便睡,醒来天已大亮。
早餐后,在一片祝福声中,我们一行开启了阿勒泰之行。汽车载着我们沿准格尔盆地向北行驶。沿途公路左侧是阿尔泰山,右边是天山。远眺博格达雪峰,天池景区便藏在天山深处;近看风电场,风车娉婷。一路追逐着白云,穿过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稀疏,与路标一起渐次溶化在车尾的蓝天里……
近中午时分,司机王师傅说 “我们前方吃午饭”,“沿途生活条件差,咱行程紧,大家凑合着点儿”。“新疆拌面”颇具特色,店家给每人端上一大盘面条,就餐者任意点上几样炒菜,浇拌其中。食量大者,还可以免费添加面条。第一天行程,期盼多,兴致高;第一次吃“拌面”,食趣盎然。
驶至一加油站通道路口,几位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摆摊售石,均以戈壁石英石为主,天然朴实如主人。涂老师在一位大妈摊点购得几小件以做纪念。我则初识 “金丝玉”,小额出手,无碍优劣。
驱车近700千米,下午6点许进入富蕴县城。浑浑噩噩微睁睡眼,一座新城映入眼帘,果真“富蕴”!停车,下车,取行李,入酒店。
王师傅轻车熟路,带我们徒步穿过两条街,走到胡尔茨河畔一饭馆。晚饭吃大盘鸡、白米饭、小炒。
饭后,我们踱步在沿河公园。可以想见这是小城居民休闲的最佳地点。河岸和石桥花岗岩护栏或抛光、或雕琢、或自然断面,煞是美观!望着湍急的河水,李先生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许多年前,他乘火车出行,对面坐着一位哈萨克小伙子,一路相谈甚欢。末了,他在赞叹新疆所有的美好后,补充一句“如果不缺水就更好了”。不料小伙儿瞪大眼睛,“什么?您说新疆没水吗?”如今,面对着滔滔河水穿城而过,才晓得那小伙子为啥要急眼。哈萨克人聚集的北疆是丰水区。也许那年轻人不明白,新疆有好多大片沙漠滴水难寻。
据记载,富蕴曾遭遇过特大地震灾难,地震遗迹保存至今。见街口座椅上坐着一位老者,遂趋步上前,询问“咱富蕴满大街簇新的城市建筑,都是才建起来的吗?”未曾想,他掷地有声地说“都是化了妆的。”随后我们便轻松攀谈起来。获悉老人家70多岁了,祖籍河南开封,是一位我们心目中的“疆一代”!他和他那一代人为祖国边疆贡献了一辈子,把时光都留在了富蕴。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打量一番静谧的街道、云层后湛蓝的天空,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饭后继续向阿尔泰山纵深进发。
车刚开出酒店,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可可托海矿山*吧!那可是《共和国不会忘记》的地方,当年‘三号坑’曾为国家偿还过一半的国债”。汽车经过一段崎岖山路,进入阿尔泰山腹地。翻过一处垭口,视野豁然开朗,毡房、羊群、马群、草地、湖泊出现在不远的前方。途径野鸭湖(可可苏里湖,属于一处“陷落湖”),李先生赞叹道:“比巴音布鲁克还漂亮!”。车轮下,公路向着阿尔泰山脉深处延伸,只见路旁的植被正变得越发丰美起来。
王师傅问我们,“谁知道这路边上向下的箭头什么意思?”有点儿似是而非,好像在哪儿见过,一时又说不上来。“是雪天指示道路边界的安全标识”,王师傅及时告诉我们答案。众所周知,漠河素有中国第一寒极之称,第二寒极就在可可托海。富蕴的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最低气温曾达到摄氏零下57℃,而年平均气温只有1.9℃。冬季降雪比漠河还多!
不知不觉,王师傅已经把车驶进可可托海矿区停车场。看见“三号坑”的那一瞬间,我激动地眼泪差点儿掉下来。它是一个露天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矿体是3号矿脉,所以称“三号坑”(专业人士称之为“圣坑”)。十几梯层矿车运输用的盘山道,环绕坑壁蜿蜒而上,巍巍壮观!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以矿床和矿山遗址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总占地面积约788平方千米,跨富蕴、青河两地,含额尔齐斯大峡谷、伊雷木湖与可可苏里海、卡拉先格尔地震遗址三部分。除矿床、矿坑遗址外,还有阿尔泰山花岗岩地貌、断陷湖盆洼地及富蕴大地震遗迹。可可托海“三号脉”经50多年的采掘,由原先高出地表数百米的辉长岩山体,变成边壁建有供卡车上下的盘旋道路的巨大下陷矿坑,状如修在地下的古罗马“斗兽场”。
换乘矿山车辆抵达矿区。戴上安全帽,进入坑道参观采矿现场和保留的采余矿脉(三号矿脉地下开采地段或称“二号脉”)。
步出可可托海矿区,我不禁感慨:可可托海,我来过了! “三号脉”不愧是世界级矿床,教科书式经典成矿模式!但是,若与世界级矿山相比较,还差一个矿物博物馆的距离。
我30多年前,在《矿床学》一书里就读到过它的“故事”。可可托海三号脉或称三号坑,正式名称应是:新疆可可托海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所谓伟晶岩型矿床,是指元素富集和矿物结晶由岩浆作用形成的。伟晶即矿物晶体硕大,元素和矿物分带清晰。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矿床矿石中含几十种化学成分,可以利用的元素有20-30种。譬如铍由绿柱石提供;硼由电气石提供;铌、钽由铌钽矿提供,锂辉石则是锂元素的主要提供者……这些元素主要用于高科技如航天和核工装备,但在地球上平均含量低,不容易单独结晶成有用矿物(铌钽矿除外,但是这种矿物其它矿床较稀有)。
海蓝宝石是可可托海的一大特色。透明呈色的绿柱石中国产地很少。四川平武雪宝顶产出绿柱石,但颜色很浅或无色,价值有限;有探宝者在中越边境探采到类似于可可托海的绿柱石 (海蓝宝或祖母绿),晶体颗粒较小,估计数量也有限。
告别“三号脉”,我们驱车来到额尔齐斯河峡谷景区博物馆,“世界的可可托海”牌匾赫然醒目。遗憾的是“重商轻学”,游人无法在此了解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与这些形态各异的矿晶、五光十色的宝石、琳琅满目的饰品有何关联……所见之处,只有卖力推销与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布尔津矿石码头,哈萨克牧民称布尔津河是额尔齐斯河中的“査干”,意思是在中国段最大的支流,即由多条河流汇集而成,最终汇进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发端于奎屯峰,自额尔齐斯河河口处全长2696千米,北向南纵贯布尔津的绝大部分。布尔津出自蒙古语,根据《西域水道记》载,布尔津的意思是“蒙古人博喇济的牧场”。在地质构造概念里,布尔津盆地是一个在海西褶皱基底上,发展演化而成的陆相新生代盆地,盖层由古新系、新近系和第四系构成。该区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富集,蕴藏巨量的金、铜、铁、云母、黏土等矿产资源,并可能储存丰富的油气矿藏。
踱步到布尔津码头,这里曾经是繁荣一时,设在布尔津县城的额尔齐斯河边。当年依托国际河道,在北疆与亚欧内陆间开展物资水运。20世纪30年代,在这条航道上,下行的物资主要是苏联人在可可托海开采的稀有矿石,上行的则有来自苏联境内的采矿设备、燃油、机油等,还有香烟、啤酒、罐头、火柴、巧克力之类。为了体现对这条航线的重视,苏联驻新疆领事馆在布尔津专设了中苏航运办事处。50年代是布尔津航运业的高峰期,当时码头数量增加到4座,总长度近200米,配备了35吨和7.5吨吊车。在汛期,每天有30多艘货轮往返。为了与兴旺的水运业配套,布尔津还开办了造船厂。布尔津克拉玛依港口的寿命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于1963年终结。后期从这里启航西行的货轮,运载的已不再是中国的稀有金属矿石,而是冻肉、蔬菜(莲花白等)。
码头和河岸风光旖旎、多姿多彩。
(曹志敏,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