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学校掀起向“长江大学英雄集体”学习热潮


  本报讯(记者 韩子静)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结成人链,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不幸遇难。他们的英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教育部授予15名学生“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长江大学 “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学习活动提出了要求,进行了统一部署。学校上下立即行动,校团委下发通知,要求在全校轰轰烈烈开展学英雄见行动,做合格大学生活动。各院(系)开展了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学习青年英雄争当先进模范”的学习热潮。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
长江大学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见报后,学校党委和各级领导敏锐地把握住了教育契机,把开展向英雄群体学习的活动,当作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举措,校内各个宣传阵地积极配合展开了相关宣传报道,较好地营造了“学英雄见行动”的浓厚氛围。
  校党委要求各级组织要大力加强校内宣传报道工作,全方位营造良好氛围,展现当代大学生“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群体形象,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先进事迹,感受英雄群体的先进精神风貌。
  校党委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贯穿活动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先进青年英模群体的示范作用,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子学习先进事迹、弘扬传统美德、倡树新风正气,努力营造广大学生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学院团委第一时间发布 “向长江大学英雄集体学习的倡议”,要求各院(系)分团委、团总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知要求各单位要精心组织活动,以此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学习活动中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始终,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
学生——学英雄争先进大掀热潮
各院(系)蓬蓬勃勃开展了向长江大学生先进群体的学习活动,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当先进的学习热潮。
  十一月以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了20多个社团,在篮球场开展了大型学习宣传活动,全面展开了向“舍己救人英雄集体”的学习活动,广大学子踊跃参加,以宣传英雄、学习英雄,做合格大学生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习英雄集体的舍身救人的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人生追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回顾了40余名大学生的救人事迹,用手语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而全场师生齐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感人肺腑,令人振奋。有500多名师生依次走到倡议书前,坚定地摁下了自己的手印,并在寄语展板上写下了对英雄的敬意之词。大家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以英雄楷模为榜样,无私奉献,建设美丽成医的的决心。
  基础医学院六队2009级生物技术班在班委、团支部组织下,举办了一场时间长达90分钟的“学习长江大学英雄事迹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围绕大学生价值观、科学施救、团结协作精神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生纷纷表示,要学习英雄群体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胸怀祖国、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真心为民、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把奉献社会作为最大价值,在平凡与伟大中、在学习生活中诠释年轻一代应有的风貌。
  11月22日,基础医学院三队150多名学生在校内举行了 “向长江大学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活动之初,全体学生默哀一分钟,以表达对舍己救人英雄的缅怀之情,紧接着10个小班代表进行了演讲和PPT展示,然后是5个合班的总结陈述。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美德。
影响——用英雄精神建设美好成医
此次学习英雄活动,还将持续开展下去,影响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到目前为止,学校的学习活动已取得明显成效。
  大学生纷纷表示,要以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要用英雄精神为引导,努力学习,建设美好成医。
  更有师生指出,要接着学习先进的契机,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树立起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矢志不渝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终身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