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瓷器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殷商时代的“早期青瓷器”,最早属于郑州二里岗时期,标志着中国瓷器的起源。不仅在郑州商代中期居住遗址和墓葬中,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墓葬中也都出土了一批“早期青瓷器”。商代晚期的早期青瓷在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河北藁成山东济南大辛庄,山东益都,江西清江吴城等地都有所发现。
早期青瓷器选料尚不够精,工艺较简陋,器型品类较少,釉层厚薄不匀,而且容易剥落,与成熟的瓷器尚有一定距离,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瓷器的发展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其发展过程可谓是源远流长,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西周时期早期青瓷发现比较普遍;如在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阳、陕西西安、甘肃灵台、安徽屯溪、江苏溧水、江苏句容等地的遗址与墓葬中均有发现;器类、胎釉等方面较之商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如江、浙、赣等省及东南闵、粤、桂、湘、台等省区,中原如预、晋等省都出土了大量早期青瓷器,胎质细腻、成型端好,釉质均匀、器类增加。东汉烧出青瓷,胎土细致,瓷胎已烧结,胎釉结合紧密,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釉色纯正,透明而有光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浙江越窑青化瓷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江苏宜兴、浙江温州、浙江金华以及川、鄂、湘、赣等地的青瓷烧造,也都各有特色。
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产出的质量最高,白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瓷器的影响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如海上丝绸之路,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下令禁止以丝绸与诸番贸易,于是,中国出口商品从以丝绸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瓷器为大宗。这时,中西交往也由陆路干线为主,过渡到以海路为主。中国的称谓也由“丝绸国”(Serice)代之以“瓷器国”(China)。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但部分国宝级瓷器并不在中国国内。欧美人士在结婚时,便特别喜欢赠送高级瓷器茶具。
每件瓷器,都有着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瓷器作为世界宝库中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凝聚着古代中华民族的劳动与智慧,激励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努力。这份来自中华民族的礼物,散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正如中华民族的光辉,散向世界(编辑:周慧)附:资料来源:百度知道、360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