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志愿真情跨越国界——访“海外媒体长春行”翻译志愿者


潘昭与外国记者合影

夏丽琴为外国记者做翻译

金楠为外国记者介绍长春


  8月31日到9月4日,“"精彩长春,拥抱世界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海外媒体长春行”活动举行,我校派出英、日、韩三个语种专业的大四学生潘昭、夏丽琴、金楠担任翻译志愿者陪同口译,全程协助海外媒体人。她们严谨务实、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使华外学子的优秀形象烙印在了每一位海外媒体人的心中。
中华文化的向往
高级翻译学院1501班潘昭在此次活动中担任英语口译一职,负责国内记者同海外记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采访过程中景点及公司的介绍,以及中国文化的讲解与传播。
  来自俄罗斯的记者Maryna和来自埃及的记者Mai Ashour对中国历史十分感兴趣,与其说她们想要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如说她们想通过经济了解中国文化。“她们对中国诗词以及文学有着强烈的热爱,我从历史变迁的角度从古至今向她们介绍文学的更迭,比如新文化运动等。同时我们还一起了解了来自长春的诗人纳兰性德的生平和代表作,她们十分向往诗中的意境。通过我的介绍,她们更加
热爱中国文化,更加想要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人,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潘昭自信地笑着说到。
  为了迎接海外媒人的到来,潘昭做了许多准备,学习了解各方面的礼仪。“因为面对的是海外媒体人,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所以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每一位记者。”潘昭说。
来到第二故乡
东方语学院日语1501班的夏丽琴在此次活动中担任日语随行翻译,向两位日本记者全面客观地介绍长春这座城市,让海外媒体人感受到长春的魅力、感知长春的历史与创新。
  “这次活动的行程安排比较紧密,去过多个景点,从各个角度向海外记者展示长春的发展。同时,我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对长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也会把这份了解带给更多人,让他们同样感受长春的发展。”夏丽琴说。
  日本记者中村美穗是日本北海道电台主持人,在夏丽琴的介绍下,中村美穗喜欢上了长春这座城市。尤其是当她得知长春的纬度与北海道相同时,对长春就有种不自觉的亲密感,像是把长春当作她的第二故乡一样。“她会问我长春这边四季的气候如何,干湿程度如何等等,很多人会以文化为切入点来了解一座城市,但她以气候为切入点,让自己的家乡与长春更加贴近。”夏丽琴说。通过自己的翻译,能够让外国友人喜欢上中国,夏丽琴感到很满足。
一枚徽章的故事
东方语学院韩语1503班的金楠在这次活动中担任韩语随行翻译,在此次活动中,对她而言不仅是一种锻炼,更让她感受到来自海外媒体人的温暖。
  韩国NSP通讯社记者朴胜峰是金楠负责随行翻译的记者之一,由于他是一名摄影记者,停下来拍照的时间较多,每当金楠等候他时,他总是会以微笑代替感谢。
  由于从学校到志愿地点要一小时的车程,因此金楠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出发到活动地点。对待志愿工作,她总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这让朴胜峰感到非常温暖。在活动结束前的几天,为了表示对金楠的感谢,朴胜峰将自己的一枚徽章送给了金楠。
原来,在做记者之前,朴胜峰是一名教师,金楠也曾与他交谈过自己有当一名英语教师的想法,于是朴胜峰将他在从教时因发表书籍得到的一枚具有纪念价值的徽章赠送给她。令金楠感动不已,“徽章是一支笔的造型,棱角处明显有磨损的痕迹,一看就是随身携带很多年了。当我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有些受宠若惊,因为这个徽章对朴记者来说有着一定的意义,但他却送给了我,当时真的十分感动。我会一直将这枚徽章珍藏。”金楠说。
  连续五天不间断的工作,6656个小时的坚持,华外翻译志愿者获得海外媒体人的一致好评。埃及《CHINA TODAY》杂志特约作者梅·阿舒尔说:“这次来长春,很高兴认识这么多新朋友,特别是年轻的志愿者,她们帮忙做翻译,既专业又很努力,我们很谈得来。”日本《TOKOTOKO》杂志主编大西邦佳评价说:“夏丽琴同学的日语讲得很专业,口译很流畅,非常感谢她的帮助!”韩国NSP通讯社记者朴胜峰说:“非常感谢金楠同学的帮助,她的韩语水平非常高,通过她的翻译,我更准确地了解了长春,了解了长春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