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份至爱的真相,是给最爱的人一封家书。
我刚给父亲写了很长很长的“信”,未曾猜测,父亲看完后的神情,而我也终于鼓起勇气写完全篇内容,再今早匆匆告别以后,做一个交待,对他也对我都是一个信托。
如今想来,从小到大,我偏善于写给最爱的人一封封家书,在自己力所能及面前,做到尽善尽美。第一封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听语文老师提到的一个关于信的新概念,内心跃跃欲试,在对父亲最开始的爱和朦胧的表达以前,凭借着每晚一个人窝在卧室读书的表达能力,第一次给父亲写了一篇关于戒烟的信。
信的内容大概是,关于老师对尼古丁危害的描述,后面附上自己的期望和恳求,尽希望父亲能戒烟,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交信时,蹑手蹑脚,生怕一个不小心,父亲会有异于平常的反应,对我严厉训斥等的结果。
然后,是等了好几天的回复,父亲丝毫没有动作的反应,我于是偷偷去看那个藏信的地方,信岿然不动地躺着原地。
终于,我按捺不住等待,先开口问了父亲,问他是否看到了我给他写的信,他说,看到了,一副神情自若的样子。我反问,那看完你什么感受,有没有想要做点什么,父亲说,没有。
然而,我并没有难过,而是继续的写,我以为是我表达得不好,或者是写得不够动情,不然,父亲怎么一点也感动不到呢!
于是,直到小学毕业,父亲也没有戒烟成功,那或许是我第一次觉得,大概,我的每一次恻隐之心,他都没能感动到,亦或是,他看到那些信,觉得我写得不好,不足以说服他戒烟。
可是,无论怎样,那些年的写信习惯,却成为我日后做出很多幸福努力的结果。
好像,一颗刚启动翻滚的雪球成型的雏形,开启发动模式。第二封父子好像是天生的仇家,特别是当儿子到了叛逆时期,这种关系升腾为战火弥漫的白热化。
哥哥小时候与两个军人亲戚家的叔叔、哥哥玩得很好,军人情结也许植根较早,后来,因为种种关系,也未能如愿进入部队。那或许是他早年的夙愿不得已实现的导火索。
后来,跟父亲的关系也闹得僵化,离家出走前,我给哥哥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信的内容大概是关于爸爸对他的期许和爱,毋庸置疑。也许,爸爸用力过猛,也许,是哥哥意气用事,可无论是谁对爱的疏忽和理解,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横亘在父子之间,是一种蛮不“讲理”的事情。
只记得,哥哥跟我说过,那封信他放在钱夹里,直到钱夹被偷了以后,那封信,得以放生,而他说,他永远记得我给他写的是什么。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方才对人生,对未来,以及对我父亲有了更多的理解。
后来,哥哥说,在他同龄的同性朋友中,他很骄傲的是可以跟爸爸像朋友一样相处,一样聊天,那感觉棒极了。
而这是我初尝家书带给我的无上荣耀和自豪的时刻。第三封每一对夫妻,在黏蜜以前,总是经历万水千山。
父亲跟母亲的关系,就像很多那个年代的父母一样,有许多的经历,我们心知肚明;有许多的摩擦,性格磨合,还有更多的是为一个家的包容出现的磕磕碰碰。
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清楚地记得,因为是妈妈生病的缘故,从那时候,也正是爸爸作为人夫,尽最多担待和职责的关键时刻,人生里,有几场经得住情感真切验证的时刻,就是在每一次的大起大落后的日常出现异常。
鉴于各种原因,妈妈是真的病倒了,而在哥哥的描述中,我知道,爸爸的无微不至其实更多的体现在行动里,他向来不擅长把内心的想法跟我们沟通,而是一个人就扛起了所有。
而妈妈是那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者,对此,我给母亲打了很长的电话,从父亲的各种付出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到余生的陪伴和相爱。
母亲静静地听着,而我一个人走在学校图书馆的喷泉附近,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期待。
假期回家的时候,我已经可以肆无忌惮的“调戏”爸妈的关系和他们前所未有的秀恩爱模式。
我想,这应该是我成人以后,做的第一件最伟大的事情了。
父母亲既然能成为连理枝,必然有其他人无与伦比的缘分。第四封姑嫂关系,听说是一个蛮微妙的从属关系,而我从来不善于蔑视江湖人传说的关于这种关系之难搞的问题。
跟嫂子也只是平淡的仅有的姑嫂关系。而进入类似闺蜜模式,是在嫂子跟妈妈一些观念不合的误会或者无法理解的故事中,逐渐倾心起来。
话说,中间人需要耐于常人的毅力用于苦口婆心的听劝上,然而,这些看似复杂,但处理起来不那么毛躁的事情,终于缓和舒坦了彼此的心间。
我站在嫂子的立场跟母亲聊,站在母亲的立场跟嫂子聊,当然,年轻人内心的担待和宽容,自然要做的比较多。
嫂子是个明理之人,也袒护,爱惜这份得之不易的亲人缘,而妈妈的许多顽固在我软磨硬泡的“碎碎念”咒语下,终于服软。
石头跟海水的关系,一个轻柔,一个刚硬,刚硬的那一个,被海水浸泡久了,必然对海水的依恋,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好。
而那之后,我跟嫂子的关系,似乎从姑嫂走向了亲密朋友。
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关系,也许只是努力过后,才会有的亲密做陪嫁。第五封应该写给自己,或者写给未来的他,这种模拟式的概念,生怕又像第一次一样,石沉大海,父亲看没看信,或者看完的感受,我至今未知。
回想这一年的四分之三,漫长而难磨的日子,终在日复一日的更替中,向终点冲刺。
我经常一个人像一个隐形人一样,来回穿梭在屋子里,有时候,看看外面的烈日,或者凝望星辰,未来到底在哪里,那份充满期待和憧憬的礼物,何时会来?
心里有疏不通的情绪,就开始热舞,任凭汗水渗透出无缝的身体。也开始在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坐在电脑前,静静地敲开一片心情。无数次想象,如果真到了无人相伴的时候,文字变成最大的伴侣,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画面,不得而知。
写了很多家书,他们关照我的付出,给我无尽的爱,却学不会写一封情书,给想爱的人,因为生怕这一站的关系就此搁浅。
生命中有太多的微妙,也许第一步踏出去,幸福就如约而至。
也许,情书来自于他,也许,情书是很多种方式的结合,但等待的那一刻,做最煎熬的时刻。
时光异常流逝,让我来不及道别过去就需要挥手未来。
每次回家,家里的一景一物,从高速下来的空气,倍觉亲近,家乡一次一变,是陌生,也是发展必然。好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生距离像是一道长长的划线,慢慢渗进,原始纯粹的初样,如此奢侈。各式套路,尽得人心,纯实厚待,一点点流失。从前真心坦诚,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在车水马龙,经济迅飞的当下,一种情感变成快消,过客匆匆,你我往来成为日常。每次回家,习惯陷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里,迫不及待的原始情感,又从心底里一点点爬出来,昭示着一个人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