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开飞满天,寒暑交替轮循环
四十年成长岁月,弹指一挥仁心传
无论喜悦与哀痛,亦或身体病魔缠
四十年医者仁心,章回岁月存心间
轻抹四十年尘埃,思绪带领我们走进熟悉的滨医附院
这里的医生为患者祛除病痛,治病救人
这里的护士为患者含辛茹苦,无私奉献
这里,就是我们最爱的,仁医妙术的滨医附院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我的生命的历程里,不论斗转星移,岁月更迭,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总会永久的存在我的内心里,记录使得这些事情从未遗忘,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犹如一首经典的旋律,只要轻轻响起,那些关爱与感恩就会在我的心中升起。关爱是一种心态,犹如口渴时喝一杯绿茶,甘甜解渴,清香沁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今天,我想用我多年的切实感受来阐述滨医附院对我们就医人员的关爱,还有我们对滨医附院全体工作人员的感恩。我对关爱的理解非常简单院一线工作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付出就是关爱;医护人员理解病人和家属的感受就是关爱;药房工作人员无停歇的重复工作就是关爱;前台咨询服务人员细心的回答各个疑问就是关爱;清洁病房工作人员为病房提供的洁净就是关爱;食堂师傅和阿姨准备的美味也是关爱噎噎可以说,在滨医附院,关爱是那么地常见,关爱已无处不在。
关爱故事一:记得那是2004年8月3日,爷爷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滨医附院,作为大一新生的我第一次进入了滨医附院,当时,连续在滨医附院的7天时间里,让我真正接触到了医护人员。盛夏八月里,量血压、抽血样、打吊瓶这些繁琐的工作在医护人员的用心下,成为了我们这些患者家属心中的一股清风,每次打吊瓶时,看到爷爷平静的进入睡眠,我的心中总会有一份温暖,因为爷爷没有因为针头的疼痛而皱眉,没有因为繁琐的检查而烦躁,没有因为重复的医治而煎熬。之所以这样,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滨医附院的医护人员让人如沐春风,对每一位病号关心备至,细心和亲切是他们每天为每一位病人抚平病痛的温暖之源。
关爱故事二:2014年6月6日,妈妈因为长了痔疮住进了滨医附院。住院那天,医院工作人员又一次给了我感动的瞬间。眩晕是妈妈最畏惧的一种体验,坐车也是她最不想面对的一种感受。那天,到滨医附院后,刚下车的妈妈是走一步吐一路,难受的她已经是寸步难行。无助的我们正在愁着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滨医附院的前台工作人员给予了我们帮助,指导我们如何完成住院办理手续,我们办理的时候,前台工作人员替我们照顾了妈妈,医生通知妈妈能进入病房的时候,是她们将妈妈慢慢搀扶进了离等待区最近的病房,让我们消除了后顾之忧。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手术当天,当护士将病床上的妈妈准备推入手术室的时候,床刚刚挪了一步,妈妈就吐了,她的回答是感觉就像坐车一样,腿软头晕。护士们急的是手术时间快到了,病人得按时进入手术室才行。她们虽然急,但未烦,最后商量了一番,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慢慢将妈妈在临时改变的时间内搀扶进了手术室,使得了手术按时完成。从那以后,“晕床妹”,就成为了全家人对妈妈的代名词。
关爱故事三:去年8月3日,爸爸到滨医附院进行了疗养。作为慢性疾病患者,每天的药品已经成为了爸爸生活的必需品,为此,家人让爸爸到滨医附院进行全面检查,让医生给爸爸调节身体的用药量。完成住院手续后,爸爸非得让我回家,原本我是想第二天再走,爸爸说院“你看,医生和护士都在,你就回去吧,再说我也只是疗养,又没有别的事情”。话还没说完,护士正好过来给了爸爸体温计,让他做体温测定,正好主治大夫过来,我问了主治大夫之后,主治大夫和我们询问了爸爸的身体状况之后,允许了我们把他一人留在医院。回家后,每次打电话,爸爸总是上来就一句话院你就放心吧。一周后,给爸爸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准备出院的时候,爸爸走到护士台前,和值班的两位护士说了无数遍的两个字,那就是院谢谢!后来,我才知道,住院第二天,爸爸因为调剂药量,引发了低血糖,护士查房时发现爸爸不适,下楼给爸爸买了饼干,后来,爸爸给她钱的时候,小护士就是不要,临出院时,爸爸找到主治大夫表示谢意,面对我们的是让人心安的笑容和和蔼的目送。为此,爸爸感动了好久。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不是多大或多么感人的故事,但我觉得细节决定成败,医务人员的细心与亲切深深打动着我。讲述这三个发生在自己亲人身边,不同时间的不同故事,我的结论是院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健康,但在人的一生中,总是免不了要和医院、医生接触,不管是新生命出生时的喜悦,还是亲友离去时的悲切。可以说,医院是一个小社会,聚焦了当今社会中的人生百态;医院同时也是一个人生大舞台,上演着太多太多的悲欢与离合;但在这里,每天都在涌动着让人感动的亲情故事、言语善行直至大爱无边。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亲人家眷,都亲历和感受着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历,演绎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情节。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这些之所以能成为故事,就是因为滨医附院的医生与护士在治病救人之外,给予了我们关心、帮助、爱护与照顾。
疾病与医院永远都不是两个对抗的硬拳,而是握在一起的两只暖手,传达着同样的温度,凝聚着共同的力量。以信任为基础,用爱心做纽带,在逐渐好的医疗条件、舒适的就医环境、顺畅的医患交流中共同发展。作为患者,每一次,我们都是带着信任到的滨医附院,我们应该对这份信任心怀感恩,更应该对得起这份来自内心的信任。我相信滨医附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取着我们每一位患者的心。想想他们的日常工作,除了简单扫床、铺床、测压、打针、换药、加药等等重复的工作流程,他们也都在关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选择了从医,就意味着他们每一个人都选择了奉献。哪怕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声的问候、作为病人的我们都会以莫大的感激来回报他们。在我的记忆中,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这样为人所需,在人们身体最衰弱、意志最薄弱、情感最脆弱的时候,用自己的双手减轻他人的病痛,用自己的智慧强化他人的意志,用自己的爱心抚慰他人的焦虑,用自己的眼神对患者进行鼓励。走在成长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不同的医者相伴左右,在他们的内心中,都有着一份共同的追求,那就是简单的四个字院治病救人。他们都是美丽的天使,在他们的治疗与照顾下,一个个被病魔折磨的患者恢复了健康,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又显现着平凡中的伟大。
如今的滨医附院,除了四十年积累的厚重感,还散发着昂扬的青春活力,肩负着老一辈医者的期盼。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因为他们都明白,医学的旅途中永远都没有终点,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探索中一路向前。人们常说,诠释真情最好的地方就是医院,因为在这里每一天都在验证着什么是坚持,无论是患者的坚持---坚持与病魔搏斗,还是医者的坚持---坚持将病魔驱除。尽管我对滨医附院接触了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这十三年足以让我感叹滨医附院的四十年光辉历程。四十年中,有多少病人在“生命港湾”里重获健康,得到了亲人般的呵护,多少医务工作人员用自己的青春挽救了生命,履行着内心对从医工作的誓言。
仁心妙术敬滨医,鲁北大地一传奇
温馨服务最响亮,诚信厚德是美誉
至善术精用心做,消除疼痛与病魔
关爱烛火创希望,温暖心扉亮前沿
埋头苦干不厌倦,风雨不动安如山
历经坎坷而不倒,饱受寒暑傲立站
爱惜生命人人敬,救死扶伤天使情
无比慰藉至亲人,丝丝暖流汇心田
细微关怀与温暖,热心陪伴映眼帘
春华秋实四十载,杏林芳菲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