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种责任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题记爱国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身上涌动着中华民族血液,爱国,也成为了我们身上担负的重任。
今年是中国成立六十九周年,在国庆之际,很多人会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民族英雄,去长城天安门一睹大国风采。于自己,虽未能亲身参观体会,但却可以通过电视荧幕,感受到浓烈的爱国情怀。
清晨看到 《中华文明之美》这一节目,了解到了许多的英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来源于英雄的付出。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李向群就是其中一个。
李向群作为一个富家子弟,主动加入新兵征集的活动,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到爱国建设事业中,努力练习,日复一日,获得连队一等奖。不仅如此,还主动申请加入抗战一线。在激烈的抗战中,只要听到任务的哨声,不管身体情况如何,都会首当其冲,即使在烈日炎炎下,也不说一句怨话,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直到身体倒下的那一刻,诊断出钩端螺旋体晚期,经多方全力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在李向群同志的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更是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于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让我对于如何爱祖国和人民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让我对于人民有了更深厚的情感。
祖国的建设,不仅需要领导者的前线指挥,还需要后方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同样,昔日的抗战时期,需要的不仅是前线杀敌的战士,还需要后方默默付出的英雄,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雷锋。
雷锋从一名无依无靠的孤儿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在于他坚持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信念,因此才有了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
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战斗不止,枪火不息,一次次的战争故事编织成了一首首激励人心的爱国军歌,每当听到振奋人心的旋律时,内心都是无比激动。那些牺牲了的民族英雄和革命战士,虽然倒下,却构成了一首首军歌里无法替代的音符,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换来了如今中国的繁荣昌盛。
抗战时期英雄辈出,我们新一代也责无旁贷。我们大学生理应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自己毕生所学,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