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驯 龙 高 手 I》———一部成长的序曲
电影 《驯龙高手》 由梦工厂动画制作,其故事内容改编自葛蕾熙达 · 柯维尔所作的同名童书 《如何驯服你的龙》。作为一部爆米花式的电影,特效和直来直去,简单而不失幽默的叙事是它的主要看点,而且作为改编自童书的故事也局限了它的核心内涵,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占据了电影的大半内容,不过成长的人不仅仅是故事里的主角,也包括我们所有观影的人,在观影中能有所触动,进而也“成长”一点。
在很久以前,遥远而神秘的博克岛上住着一群维京人,他们有着永不服输的冒险精神,只是主人公希卡普即小嗝嗝例外,他因为弱小而与岛上的环境格格不入;除此之外,这里还生存着被维京人视为“害虫”的龙。这部电影便是讲述主人公希卡普的蜕变,以及维京人与龙的关系的演进。
从小便被所有人瞧不起的小嗝嗝立志要杀死一头龙,然而当他找到受伤的夜煞龙时,不但没有杀它,反而因为不忍心,割断了缠着它的绳子,而此时,小嗝嗝的父亲正好愿意帮助儿子完成梦想,让小嗝嗝参加训练。每天在山谷陪伴夜煞的主人公掌握了许多驯龙的技巧,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秘密,抓住了被小嗝嗝取名为“无牙”的夜煞,还准备出海寻找龙巢并彻底捣毁它,却不想惹怒了巨龙,差点全军覆没。最后,还是小嗝嗝带着小伙伴和无牙一起打败了巨龙,拯救了所有人。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道理,主人公从最开始的懦弱,到最后的独挡一面,充分体现了主人公由内到外的成长。同时,电影紧凑的情节、优美的场景、富有地域色彩的配乐等足以让观众沉浸其中。
电影中另一个为人称道的元素,是富有典型地域色彩的配乐。为营造出故事本身具有的维京文化背景,电影运用了不少居尔特民间音乐元素。主人公首次进入训练场时所用的曲子《降龙训练》,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震撼效果;而令人血脉偾张的动作重头戏的配乐 《龙之战》,则带有浓郁的居尔特风味的风笛元素,弥漫着古老欧陆的风情,也成就了 《驯龙高手》 所需的积极向上的主体音乐空间,保持着高度的亢奋感和清醒感;《被禁止的友谊》 《揭晓时分》 《浪漫翱翔》 等乐章也充分贴合了故事的情境;一曲 《反攻》 更是将故事推向了高潮。这些配乐对故事情节的走向与凸显主人公的成长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地方,应该是情感的发展,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随着情节的推进而逐渐展示出风采。首先是亲情,也许是小嗝嗝不符合维京人的气质,他与父亲的关系并不好,两人的交流也很少,而他与无牙的接触更是完全引爆了父子之间的矛盾,直到主人公差点在巨龙巢穴的战斗中死亡的时候,父子两人才流露出最感人的亲情。友谊无疑是影片表现的重点。主人公偶然在山谷中发现因受伤而不能飞走不能捕食的“夜煞”,便每天给它带去食物。在这种陪伴下,一人一龙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感情,主人公为了能让无牙再次飞翔,为它做了另一半尾翼,而当主人公身陷危险,无牙舍身相救,一直到最后,两个好伙伴并肩作战,更是催人泪下的情感流露。与此同时,爱情也在故事中悄悄萌芽。亚丝翠,一个立志做最勇敢维京人的姑娘,向来瞧不起弱小的主人公,但是小嗝嗝与无牙的完美配合,却让她心服口服,所以当无牙被捉住时,亚丝翠的鼓励,让小嗝嗝看到了希望,电影最后,姑娘的直接表现也明确标示着他们感情的演进。这一组组画面,一步步的推进,那么的理所当然且赏心悦目。
这部影片中还蕴藏了更深层次的道理。西方人向来认为龙是邪恶的,这正是大多数维京人的看法,但是当被捆绑着的无牙与高举着匕首的主人公四目相对时,一切有了变化,一段关于归属和相互信任,并在面临无数磨难和考验后最终仍然坚韧的关系就此开始。正是这样的开始,注定了维京民族与龙族的握手言和。这里面有许多细节使人感动,比如主人公第一次给无牙带鱼,得知只有一条鱼,无牙便分了一半给主人公;比如亚丝翠问小嗝嗝:“当时你为什么不杀它”,他这样回答:“是因为爱,我不愿杀它,因为它看起来和我一样受到了惊吓,我看见它,就像看到了自己。”到这里,情感便有了升华。在我看来,其实无牙和小嗝嗝就如同动物与人类的缩影,不了解时,都害怕、恐惧,视对方为敌人;真正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可以做朋友。
主人公的父亲对无牙说:“你让他重生。”确实,小嗝嗝因无牙而改变,而整个维京民族也因此改变了对龙的态度。影片最初,他们将龙介绍为害虫,影片结束时,却说他们是“宠物”,其实他们已经是朋友,是伙伴。这便是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啊!电影结束,导演刻意将主人公被换上的义肢和无牙缺少的尾巴放在同一个镜头中,仅仅几秒钟的镜头,讲述的却是两个身体、心理、生活上完全不同的个体,因为与对方相遇相识,最终成为一个整体。这便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秘密:你需要我,才能完美的飞翔;我需要你,才能到得了远方。
(冉秋琳 2016 级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