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个大家庭里,有许多的绮丽瑰宝,古装就是其中之一。古装的变迁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体现。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思想和传统理念。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礼制审美和生活习俗等等。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有《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古装的概括中国古代服装是指中国古代的各种衣裳、冠帽、鞋袜等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通过对古代服装的研究,可以认识历代人物的风貌。在鉴定有关文物时,服装也是断代的重要尺度。古代服装存世不多,在研究中除依据实物外,古代雕塑、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须暴露中衣的领型;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宽为一尺二寸;衫无袖;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古代服装之美,正如这段话所言: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绯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古装的代表汉代祭服沿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管是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胡服主要指衣裤式的服装,尤以着长裤为特点,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为骑马方便,他们多穿较窄的上衣、长裤和靴。这种服制据《史记·赵世家》说,是赵武灵王首先用来装备赵国军队的。山西长治分水岭所出铜武士像,上身穿矩领直襟上衣,下身着长裤,腰系绦带、佩剑,正是采用胡服的赵国战士的形象。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宫中服制长期沿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质孙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适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
这些美丽的服装不仅是高技术的体现,更是古代文化与思想的突出体现。古装的影响由于等级制度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适应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各种礼仪也随之产生。服饰从一定程度来说是从属于这种需要的。如祭天地、宗庙等有祭祀之服;朝会时有朝会之服;做兵事有从戎之服;凶丧时有吊丧之服;婚嫁时有婚礼之服。上自天子朝臣,下至庶民百姓,在各项礼仪活动中都有相应的服饰。
江冰在介绍祭服与丧服的种类、等差的同时,阐述了祭服与丧服在人们礼仪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祭服与丧服都远远地超越了服饰自身的实用功能,并早已成为一种礼仪、一种标志,是一种制度的体现,从而被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借助考古文物“秦佣”来研究服饰与礼仪之间的关系的著述较多。其中,党焕英认为: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秦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服饰作为礼仪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别尊卑、分等级。也有从中国古代服饰中存在的“比德”现象去分析古代服饰所体现的礼制的;从哲学角度透视服饰所反映的礼制的成果相对较少。
齐志家等在分析古代冠服制基本特色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冠服制与礼制的深层联系。对于中国古代服饰中各类制度问题的研究,一直比较受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一般还是从服饰制度所体现出的礼制这个特点去探讨。雷虹通过对中国古代服饰的质料、颜色、款式和丧服使用规定,以及由此而逐渐形成的社会心理、精神、物质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说明中国服饰制度具有“突出礼制”等特点。
历史是社会的镜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地记载着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的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称历史的镜子。服装无疑是历史美丽的、趣味的镜子。我们了解了伟大祖国的服饰进化史,知道了服饰除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服饰还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及审美观念紧密相连。服饰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编辑:林泽意)附:资料来源于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