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蛰 伏


  夏,无声无息地来了,睡了一夜,自清早就已经感觉到了一天的燥热。打了盆清水,擦了擦睡醒的余汗。撩起几缕细碎的短发,用发夹整齐地固定在脑后。挑了一套干净利落的套装换上,出门。
  六点的太阳并不太烈,却也有几分晃眼。眼睛适应了夜晚的黑暗,难免有些不太习惯,还是下意识用手挡了挡眼睛,避免太亮的光刺痛那黑暗的余温。一路打着哈欠,没精打采的,周围来来往往的学生倒也是三三两两的,就那么静静地走着,或是提着一杯刚买的豆浆默默地品味着,不出一点儿声。
  清晨,静,毫无生机。
  怏怏地走进教室,拿出书。刚开始也还有兴致读上两句,可教室太静了,静得让人喘不上气儿。终于,读书声也自然地停了下来,转而变成默默地看。到最后,索性将书摊在桌上,不再理会,只呆呆地望着窗外,竟也熬过了半个上午。窗户外边是几棵高大的樟树,新生的叶儿也从春天时的稚嫩新黄到了现在的碧绿苍郁。偶尔吹过几缕暖风,树下零星的光影也跟着散动着,窸窸窣窣的,不久又静了下去。
  “知了———知了———”,忽然也不知从哪棵树上传来一阵蝉鸣,仿佛是在为生而呐喊。我四下望望也不能确定来自哪棵树,渐渐地也不再寻找,只静静地坐着。虽是初夏,但那躁热足以使我汗流浃背,而此刻,我的心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随着铃声的响起,课终于结束了,抱着书跟着人群进了食堂。挑了一个靠窗户的位子坐下,无味地嚼着同样的饭菜,索然无味。忽然,又是几声“知了———知了———”,我拼了命地寻找,想遇见那种生的力量,渴望从中能得到一丝慰藉。然依旧无果,只得继续那日日重复的午餐,像一盘死灰,而心中的那团火,似乎燃得更旺了。
  初夏,午后的阳光有些毒辣,不愿回到闷热无味的寝室,只拿了本散文集挑了个林荫处坐下。风,还是暖暖的,有点莫名的低沉。随手翻开书,静静地看了起来。虽说慢慢地也沉浸在了字里行间,却终觉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的失落。
  “知了———知了———”,突然,有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抬头,却正巧看见了那个找了许久的新蝉。它不大,青黑色的外壳裹满了稚嫩的身体,透明油亮的翅膀安分地耷在那壳上。它爬得不高,在大树离地面最近的第一个树枝上。或许,是刚刚脱壳新出吧,它显得那样小,像是还站不稳。这是今年夏天,我看见的第一只蝉。
  地下的昏暗,让这只蝉足足蛰伏了十几年。它无怨,默默承受一切的黑暗与寂静,只为换取一个夏天的绽放。或许,正因如此,它才鸣得如此嘹亮。这是生的呐喊,是一个生命的呐喊。心中的那团火终于找到了根,是对一个为生充满希冀英雄的崇拜。
  如果你问我,英雄是什么,我会肯定地告诉你那只蝉就是英雄,蛰伏,不是逃避,而是生的另一种表现。生活难免有失意,有的人败了,就一味退缩,不再崛起,那便是软弱;有的人败了,却依旧蛰伏半生,卧薪尝胆,那便是英雄。英雄,或许不一定要饱经沧桑,救世济人,反倒能屈能伸、沉得住气、挑战生的希冀、成就自我的人,那才称英称雄。或许,你没有伟大到妇孺皆知,但是你能依靠自己撑起那片属于你的小小天空,做自己生命的英雄。
  蝉,依旧在鸣,生怕错过了整个夏天。我立在树下,直直地望着它,带着一种尊敬。而此时,心中的火早已悄悄地转为了勇气。四周突然多了许多声音,原来,我从未注意过……蛰伏,为了成为更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