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责任、 担当, 他们为上合峰会保驾护航——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青岛) 圆满完成上合峰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总指挥焉传祝副院长和吴大玮主任、袁英主任、李元龙主任讨论方案细节



在驻地酒店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应急演练

六月的青岛,世界为之瞩目。有朋自远方来,好客的青岛以崭新的姿态迎世界八方来客。随着上合青岛峰会的成功召开,上合组织这艘巨轮将汇聚新动力,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从青岛再起航,乘风破浪,开启发展新征程!

作为峰会医疗保障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始终牢记初心、高度重视、严密部署,经过240 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筹备,在做好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用他们的责任、担当为上合峰会撑起一把牢固的健康“保护伞”。

高度重视,完善指挥体系

使命担当,医者力量。自接到峰会医疗保障任务后, 医院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院长刘玉欣任组长,副院长潘新良、焉传祝、张彤任副组长的医疗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医疗应急工作的指挥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指挥办公室, 焉传祝副院长兼任总指挥,医务部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层层部署,责任明确。随着指挥体系逐步完善,各项重大指令从这里发出。院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强调保障工作重要性,要求全院职工高度重视, 大局为重, 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为了能使工作指令传达通畅,保证有效沟通,高效执行,医院成立医疗保障工作小专班,建立应急保障微信群,设立联络员。

细化方案,周密部署安排

在市里统一部署的前提下,根据相关要求,我院制定了《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总体方案》,迅速组建现场保障组、专家组,负责驻点的医疗保障工作。

建立院内医疗保障专家组,负责指导和参与院内外医疗应急救治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和多名中心院区及青岛院区知名专家参与其中。

建立应急医疗队,63 位专家分为一队、二队,确保在重大活动期间 24 小时待命,做好院内应急医疗救治、赶赴现场救援及支援其他定点医院等准备。

建立后勤保障组,加强医院安保、消防、用电等后勤保障工作。

组建志愿者和引导员队伍,在重要路线节点提供帮助和服务。

设立重大活动专属门、急诊和病区,配备专属医护组,制定专门就诊流程,设置绿色通道,制作引导标识。

根据保障工作方案,梳理我院各项卫生应急预案,完成相关预案的增补修订,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医疗服务流程。迅速完成相关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药品、标识、其他用品等配备工作。

印制我院 16 种症候群急救流程手册,组织医疗保障人员学习,确保快速联动,高效救治。

按照要求,40 人的现场保障组(包含20人后备组) 必须业务过硬,随时服从调度安排,除保质保量完成市里院里的各项培训外,医院还完成了包括分组与责任分工、与外媒酒店对接、外事纪律及礼宾培训、仪器设备操作培训、技能培训与考核、心理测试与体检、统一着装等工作。

根据培训及演练计划,医院共开展各项培训、演练工作 29 次,累计培训及演练 5000 余人次。为做到万无一失,焉传祝副院长亲自到演练现场指挥,对夜间急诊也进行了实战演练,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查漏补缺,调整方案,细化和完善。

峰会召开前夕,马祥兴书记再次对此次医疗保障工作作出严密部署,进行了医疗救治与报告流程桌面推演。

严密备战,确保决战胜利

6 月 8 日起,进入峰会时间,保障工作也进入决战时刻,总指挥焉传祝副院长及张增方副书记、张彤副院长等领导坐镇一线指挥,各组及各科室人员已在岗位上准备就绪。他们中,有保障专家组组长吴大玮教授,有心内科专家葛志明教授,有知名专家王志刚教授、何兰杰教授、 郑燕平教授、 李海峰教授、刘宝义教授等等。还有应急医疗队的各位优秀专家、有门诊护士、有后勤保障人员、有志愿者……

虽然,医院的硬件条件有限,睡沙发、钢丝床,小小值班室挤了八个人。 但此时, 不论职位级别高低、年龄大小,他们为百姓健康、为责任选择了值守。

由周金峰主任和刘涛主任任组长的现场保障医护组在 6 月 6 日就已按要求到达驻地。他们把常用口服药品、急救药品、急救器材,提前分门别类的放置好,仪器设备提前检测并充电备用。并根据实际需要,向酒店安保人员、志愿者等做了急救知识培训。他们根据各国饮食和生活特点,重点制定了过敏、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烧、口腔疾病、心脑血管意外等病症的接诊流程,并进行了桌面推演。两个团队严阵以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集体主动放弃 24 小时轮值班制度,全体留守,连续保障6 天。为了确保在这 144 个小时期间的每一分钟都能以最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为患者诊治,全组人员和衣而卧,不摘领带不解衣带。

据市医疗保障工作总体部署,我院还有三组医护人员及司机执行备勤救护任务。为保证发生情况能立即到位,备勤医护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在救护车上随时待命,为减少上厕所次数而尽量少吃少喝。

优质高效,展现齐鲁风采

会议期间,我院外派住酒店保障医护人员共接诊国内外媒体及工作人员 25 例次,精准的诊疗、高效的处置及良好的沟通,得到国内外有人的赞赏和肯定,展现了齐鲁风采。

6 月 9 日凌晨零点十分,一名峰会工作人员不慎摔倒,同时被沸水烫伤,经初步评估烫伤面积为13%,额面部为深 II 度烫伤,我院保障人员立即汇报指挥中心,将患者就近转运进一步治疗,从接诊病人到送达医院仅用了 10 分钟,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如此训练有素、无缝隙交接与前期大量实战演练密不可分。

6 月 10 日上午 9 点,酒店里有人紧急呼救,医护保障人员放下手上正在检查的物品立即冲出房间,原来厨师长腹部绞痛难忍,众人协力将患者扶至诊床,组长刘涛沉着冷静给予患者仔细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后初步诊断为胆结石胆囊炎,并发急性腹膜炎可能。护师李朕立即报告指挥中心,需立即转运至医院进一步诊治,护师程鹤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录入电子信息,医师张宁协助患者转运保证安全,从发病到诊断到医院接诊仅历时 15 分钟,与医院进行无缝隙交接,经诊断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感激万分,酒店经理亲自上门感谢,对齐鲁医院医护人员赞赏有加。

会议期间还有头痛、咽痛、肩周炎、腹泻症状的中外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现场都得到了及时的处治。医疗保障人员的热情、真诚、高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驻点期间,凤凰卫视记者前来采访, 看到诊室布局、药品、物品、抢救设备以及每天的监测记录,不禁竖起大拇指。

圆满收官满载收获踏上新征程“大家辛苦了,感谢大家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市政府、卫计委和医院的各项部署, 圆满完成任务!” 6月 11 日晚,看到总指挥焉传祝副院长在保障微信群里对大家表示感谢的时候,医务部李元龙副主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圆满完成任务,自豪!”为了实施此次保障工作,令他加了不知多少班,那段日子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甚至没有白天黑夜。但是他毫无怨言, 深感自豪。 他说, 这个过程,见证了齐鲁人从上至下的高度重视、严谨求精,也见证了责任在肩时齐鲁人的团结一致、敬业奉献。

“接卫计委通知,今天下班后大家可以回家休息……代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大家的艰辛努力表示深深的感谢!”作为医疗应急指挥办公室副主任,医务部副主任袁英在医院驻守了 5 天 5 夜,发布这条消息后,他一直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深陷的眼窝让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说起刚刚过去的那段日子充满自豪,他说:“我们几乎做到了事无巨细,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甚至制定了有人在这期间扎了鱼刺来就诊的详细流程, 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他说:“在这么重大的活动中,医院的执行力、应急能力,医疗实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结果不错,圆满完成任务!”

对于这次医疗保障活动,医疗应急指挥办公室主任、医务部主任高海东认为,这是一次实战考验,在院领导班子亲自带队部署下,全院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经受住了考验,展现出齐鲁人的责任和担当。这其中, 像院领导及吴大玮、 葛志明、何兰杰等很多教授、主任的以身作则,像潘正论主任和高进主任、梁兵和袁芳等双职工为保障工作不能照顾孩子舍小家顾大家,像王文慧护士长在保障工作岗位上为高考的孩子加油,像担任繁重艰巨保障活动联络员、忍着剧烈妊娠呕吐却仍然坚持的李晓露 ...... 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作为在青开诊不足 5 年的医疗机构,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通过这次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展现了实力,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有信心为一方百姓健康护航,把齐鲁医学品牌发扬光大。

关键时刻,展现齐鲁力量!这是一支“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这支队伍秉承“为我们服务的人们负责,给予他们真诚、信心和关爱”的服务理念,践行“正直真诚、关爱尊重、严谨求精、 优质高效” 的医院核心价值观,为实现“承载百姓健康梦想,铸就齐鲁百年辉煌”愿景,勠力同心,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