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纪录片《圆明园》有感机车1807班伍程隆
圆明园,一个让中华儿女自豪又心痛的名称,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它的巍然屹立证明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审美都位于世界顶端。而它被欧洲强盗的摧毁,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化为废墟,又见证了当时清朝的腐败和无能。它本是中国最繁华旖旎的一笔,却消失于这个世界。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也是全世界的悲哀,它融合贯通中西美学之大成,集古今艺术家之心血,是全人类的财富和宝藏。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这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也是纪录片《圆明园》的开头。
纪录片前篇是惊叹,后篇也是惊叹。而曾经所有的繁华,所有的愤怒屈辱,也只能化作这一声声哀叹。
我们曾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最聪明最富有的民族。但同时,我们也曾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妄自尊大、固步自封。骄傲让我们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当我们仍然以为我们站在地球之巅时,西方列强用我们的钱,我们的技术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扒下了骄傲给我们带上的眼罩和耳罩。这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再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我们惊出一身冷汗,在绝路之前我们终于爆发出我们根性里的彪悍,无数的明人志士,用他们的身体堆成长城捍卫住我们最后的东西。
一直崇尚中庸之道的我们,却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要么极端伟大,要么极其弱小。近代史上,我们总是在落后挨打之后,奋起直追。我们总是在受到伤害、被人鞭打之后,才会爆发,才会强大。
如今,我们又强大了起来,但我们不能再付出这样的代价,我们应该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不能又一次的被骄傲蒙蔽双眼,我们不能再付出一个“圆明园”来换取成长的动力了。我们得记住,落后就会挨打!而骄傲,会使我们落后!
如今的圆明园,依旧保留着它被摧毁后的样子。原本被歌颂的,被吟叹的圆明园变成了废墟,赤裸着身体提醒着世人!那是我们永远的痛处,永远的教训。
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圆明园能再被摧毁了,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告诉我们的孩子们:从前从前有一座圆明园,我们因为落后没有保护好它,于是我们痛定思痛,知道了我们要变得更加强大才能配得上它。我们需要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拥有和守护那些美好的东西,不能让第二个“圆明园”消失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