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小城的四十年

在大巴山脚,在大宁河畔,小城就这样静默地在这里存在了上千年的时光。作为曾经的巫咸古国,这里有历经了千年岁月的雨雪风霜,仍清晰可见的宁厂古镇;有令人流连忘返的高山草场,云中花海;有全重庆最高的山峰———阴条岭。大宁河水时而湍急,时而平静,千年来从不因外界而改变,河水不住地流淌,长久而规律,暑去春来,默默地见证着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小城的沧桑巨变。

古时的巫溪,因盐泉而得名。在味道匮乏的年代,盐无疑是最好的调味品,在古代食盐税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此盐就代表着财富,宋代就有诗人写下:“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诗句。可是到了近代,随着制盐工艺的日益进步,巫溪古老而低产率的制盐技术渐渐式微,最终被淘汰。这个位于山坳之中的小城 ,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甚少,贫瘠的阴影最终还是笼罩了这里。尽管有着曾经的辉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传统单一的盐业经济在现代化、多元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显得十分脆弱。山高峡深和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巫溪的洁净和灵秀,而贫瘠和闭塞,则极大地制约了巫溪作为山峡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应了那句话:“巫溪,因盐而始,因盐而盛,也因盐业的萧条而走入了经济的窘境。”

四十年前,我的爷爷奶奶刚结婚不久,在巫溪这个闭塞贫瘠的小城的农村里,人们的温饱都还是个问题,爷爷奶奶结婚时置办的物件,只不过是两床并不算厚实的棉被。村子到县城没有通车,二三十公里的山路全靠步行,那时的爷爷常常从十多公里外的煤窑担着 100 来斤的煤渣到县城里去卖掉煤渣,换来一家人的口粮,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天。

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爷爷分得了自己的土地,爷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也算是让一家人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那时的小城虽仍然贫穷,但是已经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曙光。

父亲曾是村子里第一批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在此之前,因为交通不便,思想保守的原因,人们没有想过要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到了父亲这一辈,大都接受过教育,只是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于是父亲就决定和村子里的年轻人出去闯一闯,一路上,到湖北,到广东,一年以后,父亲回来了,带着一整年的积蓄,回家盖上了当时在全村少有的新房。

小城在改革开放的光辉照耀下,日渐有了生机,大宁河畔的巫溪人们也对未来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美好的期待了。

2007 年,是重庆被划为直辖市的第十个年头。 “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给直辖十年的重庆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一圈两翼”的经济构架,也给巫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奉溪高速公路,中梁水电站,宁厂盐业博物馆,红池坝、大官山高原牧场景区等一批批重点项目已经走出蓝图。

改革开放前,从小城到重庆市主城区坐车要三天时间,转好几次车才能到达重庆市主城区。现在从巫溪乘车走高速公路,5 个小时就能到达重庆主城区了。目前,巫溪通往陕西镇坪的高速公路正在施工中,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巫溪飞机场建设均已经纳入了重庆市的重点建设项目。

30 多年前,爷爷要给在外地务工的父亲打电话,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时候想要获得远在他乡的游子的消息,只有通过信件交流。而现在,爷爷只要在家里掏出手机,就能和远在 2600 公里外的我视频通话了。记得寒假回家,爷爷坐在堂前的椅子上,一边眯着眼晒着太阳,一边操着一口浓重而又亲切的巫溪口音跟我说:“鑫明娃子,你这次坐的飞机回来的啊? ”

“是的,爷爷,四个小时就到重庆了” “现在的政策就是好嘞” ,说完吧嗒一口手里的旱烟,烟雾在冬日的阳光里升腾,折射出幸福的样子。

一座小城,三代的人的记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小城逐渐走向繁荣,小城人们的脸上日益洋溢笑容。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伴随着改革开放,小城必将恢复“巫咸古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