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淌着沧桑与凝重,人生盈满着豪迈与真诚。往事失去了缤纷的色彩,仿佛离我们十分久远,十分久远了。但那刻在记忆中的感动,那时空无法冲淡的热忱,依然撞击着我的心野,震撼着我的灵魂。让我愿以爱的名义做生命的追问......
什么是生命的重托钥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亲人重病缠身,命悬一线,他们正承受着精神的和经济的巨大压力。他们有的坐立不安,有的神色凄然,有的蜷缩在角落,疲惫不堪。只要重症监护室的门一打开,他们便立刻警觉起来,纷纷观望,生怕是自己的亲人有了病情变化,生与死的抉择足以压垮任何人。他们就是这样焦虑的,忧郁的,无助的等待......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人。
同时,重症监护室里也有一群人,他们日以继夜的守护在患者的身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苦忙碌,为的是让外面守护的人多一份心安,多一点希望......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因为他们肩负着生命的重托。
2008年的一天,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位不足十岁的小患儿。从最初的腹部疼痛,到全身肌肉无力,到呼吸肌无力,到生命体征不能维持......送入重症。病情就这样迅猛地发展。全家人手足无措,悲痛万分。孩子诊断不明确,治疗就非常困难,只能尽量的做生命支持治疗。生命支持说起来很简单,真正去做却异常的困难,所谓的生命支持在人文的角度上讲就是无论如何要延续生命。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面对年轻的父母那焦虑无助的眼神,我们的王晓芝主任郑重承诺将亲自承担这名患儿的治疗。从此我们的教授,主任医师做起了住院医师,全天候工作在病房,查阅资料,分析病情,实施治疗......王主任还不断的安慰鼓励患者的爸爸妈妈,给予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孩子的病情有了起色,能够脱离呼吸机,当他父母来到他的床前探视,指着王主任说院“这是你的王妈妈,是她给了你第二次生命”从此孩子多了一个王妈妈,随时随地为他的生命保驾护航。直到孩子病情稳定离开医院,年轻的父母仍然不忘“有事就找王妈妈浴”这是多么巨大的信任,这是多么真切的感恩,这便是生命的重托。主任常常教导我们说院“生命大于上天,责任重于泰山。病人把身体和生命交付在我们手上,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做。”基于生命的重托,我们不遗余力的奋然前行,在这一点上,我们敬爱的王主任率先垂范为我们每一个人做出了榜样。
什么是生命的奇迹钥有一次,我们有个病人在医师询问病情时突然晕厥,突发室颤,全科立即开展抢救,因为白天医务人员充足,吸氧,监护,除颤,建立静脉通路,一气呵成。可是大家都知道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是最凶险的,经连续除颤三次后扔未复率,此时大家都知道提示预后不良。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继续生命支持,边心脏按压边除颤,在第五次除颤后,患者心脏复跳,抢救成功,送入重症监护室。后来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大家都说这是个奇迹。对于奇迹这个词,这无疑是个完美的案例。奇迹的诞生是源自医生的勇敢和不放弃,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家属的配合度。我个人认为评价一个好医生的标准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职业理想,理想不仅仅是让我们去追求去实现,而是因为他的存在让我们实现的过程变得纯洁干净有价值。
什么是生命的尊严钥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值夜班,一个肺癌晚期的患者,突然大咯血。大家都知道癌肿侵犯大血管引起的大咯血往往没有救治的机会,因为大量的肺血管出血将会把肺部淹没,患者会很快窒息而死。我和另外一名护士还有两名医师一起站在血泊里抢救患者,我徒手从患者口中清除血块,直接将负压吸引的粗管经口插进气道吸引,医师气管插管时溅出的血液直接喷溅了自己一脸。尽管我们再奋力的抢救仍然未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抢救近一小时后患者终于还是没有了生命体征。我们收拾了抢救物品,我默默的端来一盆清水轻轻将患者全身的血迹擦拭干净,医师为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为患者整理好一切,最后我们默默的离开。我想,医生的使命除了挽救生命,也要让那些逝去的生命走的平静和安详。如果真的有灵魂,此刻就让灵魂自由飞翔。这便是生命的尊严。
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肩负生命的重托,创造生命的奇迹,维护生命的尊严已经成为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经过一代代滨医人的不懈努力,我院终于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春天......
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