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美好的历练———我的新西兰访学感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像我这样,农村长大,从未出过国的人来说,从小就有着出去走走,看看的梦想。
  到植保学院工作后,院领导就时常鼓励我们年轻老师要争取机会出国深造,了解国际前沿的科研动态。2016年,张宪省校长邀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专家来我校作了报告。我在会上了解了出国访学的条件和学校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出国的政策,深受鼓舞。
  想法有了,政策懂了,学校和学院支持,于是我就开始琢磨去哪里、去多久。可是一想到我那才三岁半的娃儿,我就纠结。我们娘俩从没分开超过10天,他能不想妈妈吗?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怎么办?当时第一个想法是带着娃儿一起出去,再说身边也不乏类似成功的案例。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就开始浏览出国留学的网站、联系国外专家,填报出国申请、参加英语培训、出国英语资格考试、体检、办理护照、申请签证、预订机票……从开始着手,到离境出国,历经近一年。
  我选择的是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因为自己所从事专业方向的权威专家在那里,同时也被南半球的美景吸引着。2016年年底我终于拿到了新西兰大使馆的签证,出国深造学习的梦想即将实现。最终我还是撇下老公和娃儿,只身一人去了新西兰一年。
  经过近12小时的跨海飞行,2017年12月14日,我到达了新西兰奥克兰国际机场。在机场到达处,我的国外导师张智强教授已经开车来接,所以懵圈的感觉立刻烟消云散了。我从北半球的冰天雪地,一下子来到了南半球的绿树成荫,卸掉了厚重的外套。中国北方久违的蓝天白云,奥克兰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的花香,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南方的老家,舒适的气候冲淡了我远离家人、孩子的伤感。就这样,我的新西兰访学生活开始了。
  在导师、师弟、房东和室友(比我先到2个月的山西农大徐老师)的帮助下,我抵达留学单位并到驻外使馆报到,先后办理了手机卡、银行卡、信用卡,奥克兰市的公交卡 (坐小火车、公交车去市里),接受了奥克兰大学、皇家土地保护研究所的实验室培训。
  我访学的实验室在奥克兰大学塔马其校区的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土地保护研究所。这里是国际著名的环境科学研究机构,新西兰政府直属的七家皇家研究所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创新,其中节肢动物保护、杂草防治和真菌研究是所里的优势领域。
  在张智强教授的实验室,我主要开展了天敌螨类生态学和土壤甲螨的系统学研究。张老师结合目前蜱螨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和我的在研课题,给我未来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指导和建议。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方法,从实验结果记录到数据分析,再到科技论文写作,我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这一年里,张老师带我采集了23个地点的土壤、树皮及苔藓等生境的螨类样本,完成了4个天敌螨类的生态学实验。实验高峰期,我每天工作14小时。自己深感欣慰的是,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最终完成了4篇SCI文章,其中2篇已发表,另2篇正在修改中。
  一年的访学时光,我经历了美好的历练,自己会铭记在心,受益终身。也是在这一年中,我在异国他乡接触了新的研究方向,还取得了科研成果,这也是我此次访学科研上的大收获。
  (本文系学校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