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
我代表学校向专家组汇报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分为五个部分。
一、励精图治、披荆斩棘———学校及研究生教育概况(一)学校概况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
学校始终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精心培育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强化和发挥国防学科专业优势,培养重大工程领军人才;倡导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于国家建设重大需求;已成为国防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毕业生16万余人。校友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1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预警机雷达总设计师王小谟等32位院士和一大批著名学者,以及众多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的总经理、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学校曾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科技第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并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使用权;研制出我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我国第一辆轻型坦克、我国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我国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近年来,学校按照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战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以国防科研为主导,积极为国家战略服务,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代表了国家水平,在电动车辆、仿生机器人、空间自适应光学、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北京奥运会和国庆阅兵展示了学校的最新科研成果。“十一五”前三年,学校科技投入经费达28.41亿元,主持973项目6项;获授权专利340项(其中发明专利285项);发表学术论文共9676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4754篇,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144篇。“十一五”以来,学校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