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晚饭后,同行者纷纷走出宾馆,走进对面那片高大茂密的树林。坐了九个小时的飞机,走出莫斯科伏努科沃国际机场,又坐了一个半小时大巴,来到郊外的“ПРОТОН”宾馆,新奇的游客并不觉得劳累,在这片静谧的森林里,动情地唱起了这首老歌,因为这里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ПРОТОН”宾馆是由一座苏联航空航天研究院专家楼改造而成的一座十一层回廊式高楼,走廊上摆放的火箭、太空舱空间站模型和内墙上的雕刻图样,保留着她过去的荣耀,也显露出她的神秘与宁静,来到俄罗斯第一晚住在莫斯科郊外这样的宾馆,自然感觉沉静而惬意。
第二天早晨上车后,导游讲我们这次“俄罗斯探索”之旅,主要是参观俄罗斯的建筑和体验俄罗斯文化,建筑表现在巴洛克式皇宫和哥特式教堂,文化体现在雕塑艺术和东正教宗教,典雅庄重的欧式建筑和浓厚的宗教文化是我们探索的重点。如果看山观水,中国的山水风景是最美的。
莫斯科的夏天,平均气温20~25度左右,气候凉爽,空气清新,蓝天白云。莫斯科市有2150平方公里,城区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虽然面积只有俄罗斯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但人口却占了俄罗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是俄罗斯人口最密集的城市。莫斯科处在东3区,比北京差5个时区,当我们早上起床了,他们或许刚刚入睡。
莫斯科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军事和金融中心,其标志性建筑是斯大林时期建筑的“七姐妹”摩天大楼:莫斯科大学主楼、乌克兰大酒店、文化人公寓、艺术家公寓、外交部大楼、列宁格列饭店、重工部大楼,高度都在130至240米之间,汇集了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导游在介绍了莫斯科的概况后,说我们今天上午主要是参观克里姆林宫及红场周边建筑。
提到克里姆林宫,在少年的记忆里,她既是“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中心”,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大本营。几十年后的今天,终于来到了她的怀抱,心情有一种难以自制的激动。
从克里姆林宫的北门进入,一座座宫殿、教堂、修道院矗立于中央地带。宫墙之内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对游客开放的总统办公区,一部分是供游览参观的教堂宫殿区,如有著名的十二使徒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圣母法衣存放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天使长大教堂和伊凡大钟。
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的中心,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是最大的人文建筑群之一。历史上,它曾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又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那高大坚固的围墙和钟楼、浑圆金顶的教堂、古老的楼阁和宫殿,耸立在莫斯科河畔,构成了一副无比美丽而雄伟的艺术建筑群。
走出克林姆林宫东门便是红场,一眼望去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大,而且地面都是用一条条长方形的黑色鹅卵石条纵铺而成的。导游介绍说,红场南北长700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1万平方米,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不如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但是红场的知名度却很高。古代这里是沙皇政府宣读重要诏书和举行凯旋检阅的场所。十月革命后,这里成了原苏联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集会和阅兵的广场。二战期间,有无数的热血青年从这里接受斯大林的检阅,走向保卫莫斯科、反击法西斯的战场。
绕过南边由9座圆顶塔楼组成的极富特色的瓦西里大教堂,穿过东边富丽堂皇的百货大楼商场,仰视北边朱红色典雅的历史博物馆,来到西边了位于克林姆林宫红色城墙下红场中心的列宁陵墓。
列宁陵墓是用红色花岗岩石和黑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墓前的碑石刻有“列宁”字样,净重60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就安放在陵墓内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静静地站立,低首为伟大导师鞠躬,瞻仰一代伟人的面容,心生无限敬仰之情。列宁墓与克林姆林宫红城墙之间整齐的排列着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等十二位已故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半身像的墓碑,内外保持着古朴、庄严、肃穆的气氛。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位于莫斯科市西南、地处莫斯科河南岸的列宁山(又称麻雀山)上,莫斯科河就在山脚下。这里是莫斯科市的至高点,海拔220米。站在观景台上,莫斯科市景尽收眼底。
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莫斯科河对岸的“2018世界杯足球赛”卢日尼基体育馆和远处克里姆林宫大教堂顶端闪闪发亮的金黄塔顶。2018世界杯足球赛的“高温”虽已渐渐散去,但聪明的俄罗斯人将赛事安排在11个城市,精心举办了一场最好的世界体育赛事,不仅让世界记住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而且让全球球迷知道了加里宁格勒、喀山、萨马拉、索契、叶卡捷琳堡等城市名字。
莫斯科的夏天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飘着淡淡白云、碧蓝的天空,忽然一阵阴云过来,天空就下起了冷冷的雨,给人凉爽至极的感觉。在导游地引导下,步行一刻钟,来到了列宁山下的“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坐落在列宁山上的莫斯科河南岸,其标志建筑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建造的主楼,主楼塔顶高240米,33层,四角有四个翼楼,主副楼共有6000多间房屋,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大学设30多个院系,500多个专业,3万多名在校生和8500名教职员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留学生,有9名毕业生和4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有200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学校占地320公顷,校园没有围墙,与城市道路相通相连,整个校舍都掩映在古树参天的林荫之中。
莫斯科大学,始建于1755年,是俄罗斯最古老的一所大学,是现在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名校之一。
我们的导游正好是莫大的留学生,已在俄罗斯生活15年,带领我们参观完莫斯科大学和察里津诺皇家庄园,回来的车上在详细地介绍了莫大的情况后,又简要介绍了俄罗斯的教育、医疗、住房情况。
俄罗斯实行的是全民十二年义务教育,小孩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免除教育费。公民的医疗也是全免的,只不过医疗程序比较严格,确定一个病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要经过很多程序,这都是前苏联时期留下来的公民福利。住房也是前苏联时期分给公民的,解体后俄罗斯进行私有化“房改”,公民以很低的价格购买,但是人们心中仍保留着对前苏联的那种眷恋。
顺着特维尔大街漫步,游览马涅什广场地下繁华的商场,进入莫斯科地铁站,参观了地铁站精湛的装饰艺术,体验了地铁的方便快捷。当看到了莫斯科地铁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图,人人啧啧称奇。
走出地铁坐上大巴,有游客问,走了半天道路上除了汽车和公交车之外,并没有看到自行车、电动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导游趁机向我们介绍了俄罗斯的交通状况。
莫斯科的地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向外有一条封闭大圆环线路和8条对称四射的地铁线路,大部分是在原来的防空洞基础上改建的,是人们上班出行的首选工具。莫斯科很少有自行车和电动车,人们出行除了开汽车,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是步行。但是,由于俄罗斯地广人稀,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目前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高铁公路。由中国援建的“莫斯科——塔山”高铁已经开工,全长700公里。今后计划途径哈萨克斯坦,延伸至中国的首都北京,也称“莫斯科——北京”高铁。俄罗斯的铁路客运比较落后,还是前苏联时期的,今晚我们就要乘坐火车去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就会体验到车站的陈旧和车厢的简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