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从衣食住行的变化
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建设者、受益者。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最直接印证。
  曾记得,七十年代末,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八十年代,中国人被埋没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那时从“的确凉”的时髦到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九十年代,女性服装变化尤为显著,什么“真维斯”、“班尼路”等各种品牌专卖店遍布各地。这一时期,人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注重品牌。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对服装要求已达到新的更高境界,即追求个性化和品位。服装的主要功能不再仅仅是御寒,而是一种个人魅力的体现。到了新时代的今天,服装潮流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中国元素,如唐装、旗袍走俏全球、热销世界,汉服成为外国人的时尚。中国人已经从盲目的崇洋心理发展到弘扬灿烂中华文明、展示自我个性的高级阶段。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吃的变化更为突出。七十年代,因物资短缺,当
时城市居民的柴(煤)、米、肉、油及其他主要副食品都要凭票定量供应。我和许多人一样,炒土豆、煮黄瓜,蒸胡萝卜、玉米面贴饼这些时代的产物,记忆犹新。由于许多食品都是凭票购买,所以人们称其为“有啥吃啥”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说确是苦涩的回忆。在当时的条件下,票证供给制无疑是一项创举,帮助我们国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如今,我们走进任一集贸市场或超市,再也分辨不出季节性的时令果蔬。无论何时,一年四季生长的新鲜果蔬应有尽有,品种繁多,任你选购,真是变成“吃啥有啥”的时代了。现在,十几亿中国人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平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营养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前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四十年来,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我这样的教师,四口之家也只有二十余平方米的筒子楼住房。没有厨房,煤球炉放在过道边做饭炒菜。厕所、自来水池大家共用,发生一些尴尬之事亦是常见。九十年代末,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老百姓的住房发生了巨大变化。四十年来,房屋用材从普通的黏土砖到节能环保的新型墙材,从木、钢窗到塑钢窗,从普通功能齐全
的套房到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住宅,甚至豪华别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同需求的供给。居住的环境也更加美化、舒适、漂亮和节能。新时代的中国,一个家庭拥有多套住宅已不是新鲜事。
  人们的出行,四十年来已从日行千里增速到一日千里。七十年代,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其地位无异于当今的私家车。那时家中有一辆自行车就感觉像现在有辆小轿车一样。自行车大量普及,让中国成为真正的“自行车王国”。八十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人们的新宠。现在,老百姓出门“打的”已成为家常便饭,大街小巷私家车随处可见。高速公路、高铁的里程世界第一,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航空业也同时达到飞速发展,其安全、快捷、舒适的特点,又给人们增添了出行时另一选择。过去步行,一日不足百里路程,而今一日千里已成现实。早晨在合肥吃肉包,中午可在北京尝烤鸭。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健康、为了环保,而今人们又流行回归步行或选择骑自行车。你瞧,各城市的交通换乘站点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周边都摆满了“共享单车”,供人们随意选用,方便又环保。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衣食住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是改革开放伟大
成就中的冰山一角。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如今我国已是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工业体系最齐全完备的国家,建立健全了高效的基础教育系统和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系统,出色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两弹一星、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核潜艇、北斗导航、天宫二号上天、蛟龙号下深海、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墨子号卫星、量子通讯、歼20、东风系列弹道导弹、辽宁舰航母、国产航母海试等等,数不胜数。当今的中国,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正以更大胸怀、更广视野的全新姿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的祖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威武强大,正意气奋发走上实现伟大梦想的复兴之路。展望未来,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人民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和富裕。让我们从心底里向您说一声:祖国,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