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传承沂蒙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 “凤凰花开” 筑梦行动优秀个人总结选登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 2018 年暑期, 学生工作处开展了以 “传承沂蒙精神,讲好红色故事” 为主题的 “凤凰花开” 筑梦行动。来自各学院的 19 名优秀贫困女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专升本) 专业 唐誉甄

一路走来一路风景, 一路景色一路不同, 有些是流连忘返, 但除了享受其中的乐趣, 更多的是得到了深刻的感悟。只是,这次实践活动在我膨胀的旅行欲望里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灵。 这绝对不是一次放松心情的旅游, 而是一次踏踏实实的红色教育。也许, 这段不一样的旅途, 才是我们这些整日迷茫无觉的现代人最应该进行的一次心灵之旅。

以“凤凰花开”筑梦行动———走基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展开了一系列对 “传承沂蒙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 的启发与感悟。7 月 12日, 当一切都准备停当, 我们将整齐划一的队服穿在身上。 大巴车来到我们的身旁, 载着我们开始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旅行。 我们出发, 没有喧嚣, 没有吵闹, 同学们安静地坐在车上, 享受那一路的清风。

沂蒙山, 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 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 血肉相连。党和人民军队出生入死, 拯救百姓于水火; 人民群众不惜代价, 支援革命。 前赴后继, 十万英雄儿女埋下忠骨; 车轮滚滚, 百万民众拥军支前。红嫂乳汁救伤员感天动地, “沂蒙母亲” 、 “沂蒙六姐妹” 的事迹广为传颂。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 在长期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 沂蒙人民与山东党、 政、 军一道, 共同锻铸和创造了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的沂蒙精神。

我对于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十分向往, 同时沂蒙山离我的家很近, 只有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非常熟悉这里的人文习俗、风土人情, 比较了解这里的历史事件, 听说过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从小, 我就在爷爷这位老共产党员的教诲下, 对以前发生在沂蒙山的感人故事产生了深深的崇敬,希望有朝一日能亲自拜访那些传奇历史的所在。电影 《沂蒙山六姐妹》讲述的孟良崮战役让我对老区人民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当时村里几乎所有青壮男丁全部参加了革命队伍, 村民为部队捐出自己全部粮食, 女人用柔弱的肩膀为部队撑起水上浮桥……我相信, 通过此次拜访革命遗址、瞻仰革命文物、 聆听革命故事, 我会对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产生新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的感受,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身上承担着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与当代大学生的庄严的历史责任。

两天的时间, 我们分别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沂南沂蒙红嫂纪念馆、 蒙阴岱崮地貌区和岱崮战役遗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沂蒙红嫂纪念馆。 此处的风景很好, 有一种天然的美在一草一木一石之间。将沂蒙红嫂精神作为主题建设的 “沂蒙精神园” , 以沂蒙老百姓参军支前、 无私奉献为背景创建的 “沂蒙支前村” , 以及大众报刊纪念地等皆坐落于此。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 属蒙山山系, 主峰海拔 575. 2 米, 面积 1. 5 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将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 故得此名。1947年 5 月, 华东野战军在陈毅、 粟裕的指挥下, 经过浴血奋战, 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 32000余人, 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 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共分 5 个展厅, 分别为门厅、 战役厅、 支前厅、 英烈厅和双拥厅。在孟良崮纪念地我们看到了粟裕将军的墓碑并且再一次听到了陈若克的故事。 心痛与悲愤袭来, 深深低下默哀的头, 泪水顷刻间流出。 陈若克的女儿刚出生就陪妈妈牺牲了, 谁能不心痛呢……如今的幸福真的来之不易, 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走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收拾起痛楚的心情, 对着阳光微微笑, 我们将要开始下一阶段的旅程。

别样的旅程里收获颇多,跃动的心灵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因为这次旅程, 因为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 在今天, 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不能只是要求群众做这做那, 而应由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去实践。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 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 而且要做到最好, 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以身教人。 我们要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向群众讲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动员群众为改变本地区、 本单位的面貌, 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奋斗。 要弘扬一种优秀的精神, 离开了群众的自觉、 热情的参与, 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而要让人民群众具有这种政治自觉, 就要让大家明白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当年沂蒙精神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今天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也应该这样去努力。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让我对沂蒙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决心要成为沂蒙精神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沂蒙精神永垂不朽。 学习沂蒙精神, 勇于担当。 红色沂蒙, 并不只有红色。 临沂在红色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沂蒙精神培育下的沂蒙人民, 具有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传统。

通过这一系列的红色教育,我更加了解了红色沂蒙精神: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的深刻内涵; 更加了解临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真正懂得大美临沂的魅力所在。 在这次实践中学到的东西, 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提供给我无尽的动力, 鞭策着我不断向前迈进。以后, 不论是在学习中, 还是工作生活上, 我都将以沂蒙精神作为精神指引, 为社会、 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做一个有用之人。

◎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 朱青

2018 年 7月 12日和 13日, 在学生处老师的带领下, 我们来到临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为期两天的红色教育。

12 日早晨, 大家早早集合, 从济南乘车奔赴蒙阴县, 进入临沂地界。 这里存留了众多的革命事迹, 至今流传着很多人物的故事, 对齐鲁大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是这些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牺牲与奉献,才使我们有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孟良崮是我们参观的第一站,也是红色之旅的经典教育基地。1947 年, 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战役, 对于全国战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今它已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 我们首先瞻仰了高大的 “山” 型馆体建筑, 进行了合影留念。之后参观纪念馆, 我们对战争年代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纪念馆建设宏伟壮观, 展示手段科学生动, 将当年的战争场面进行了再现, 参观人员无不感慨当年战争的残酷, 对国民党反动派内部勾心斗角, 最终失尽民心的结局进行思考, 对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 军民团结的伟大智慧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虽然因为晕车而头疼不已,但在革命先烈精神的感染下, 我仍旧坚持完成了所有行程。

离开孟良崮,我们又奔赴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 ,该馆坐落在“沂南县红色影视基地” ,是山东省迄今为止唯一全面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整个山村分为八部分,分别展示了当年的红色人物和震撼心灵的革命斗争故事,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沂蒙地区的感人事迹, 展现了当年 “红嫂”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无私奉献和丰功伟绩,集中展示了军民一心是胜利之本的革命经验。

参观期间, 大家都被当年红嫂们舍己为人、 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了只有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事情, 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古训在这里得到了最为真切的验证。 行程虽然紧张, 大家也比较劳累,但得到了如此生动详实、震撼人心的红色教育, 大家无不感慨: 共产党员只有扎根群众, 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 才能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就像当年以红嫂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 正是看到了人民军队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 才会舍己为人, 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红嫂等英雄群体背后的感人故事, 正是教育我们广大学生, 不可忘却我党我军的革命路线和斗争方针,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勤奋工作, 克己奉公, 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

沂蒙精神是我党我军和广大群众伟大的精神财富, 曾经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她依然发挥着指引人民艰苦奋斗、 积极进取的作用。临沂人民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敢于改革创新, 在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扬了地区优势, 不仅在农业、 工业、 商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建立了北方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 而且在旅游业方面独树一帜,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成为 “好客山东” 的重要组成部分, 摆脱了以前贫困落后的局面, 成为山东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这是沂蒙精神的延续, 是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的成果。

活动结束后, 大家在返程的途中,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平日大家忙于学习和工作, 较少接触这类革命教育, 而这次的党性教育,让党员同志们对沂蒙地区的革命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直观的了解, 不仅开拓了视野, 更是升华了灵魂。 此行令我明白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要勇于接受时代的挑战,以大无畏的革命意志,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要以饱满的热情, 服务人农民群众; 要以无私奉献的精神, 实现中国梦、 强国梦。

本次行程, 大家服从安排, 统一行动, 行为规范, 极好地维护了学校和个人形象,体现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相信这次红色教育, 将大大提升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对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会计学院 审计学专业 夏帆

“人们都说, 沂蒙山好; 沂蒙山上, 好风光……”“红旗是先烈们的鲜血染成的” 。在参观了孟良崮红色景区后, 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展厅内以丰富、 翔实、生动、 系统的史料、 实物和场景, 全面反映了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 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山东军民, 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反映了山东军民特别是沂蒙老区人民舍生忘死、 参军支前、 抢救伤员的一曲曲震撼心灵的史诗和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往事。 参观结束, 大家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 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 英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

站在子弹墙前,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47 年 5 月 13 日打响的孟良崮战役, 是陈毅、 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战线中央分隔割围歼其进攻主力的经典战例, 沉重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攻势和最精锐的部队, 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 被陈毅誉为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同时, 此战也造成了我人民解放军约 1. 2万人的伤亡……

我沉思良久: 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为了新中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战士不惜抛头颅、 洒热血, 战胜了武器落后、 地形不利等种种困难, 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可谓绝处逢生。 后来, 我们又参观了当时战役留下的珍贵纪念资料, 里面有敌我双方所使用的武器、 军备、 图片等。 更加令人震撼的是以 “沂蒙六姐妹” 为代表的老区人民, 为了支援前线, 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自发筹备各种军需物资, 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人民子弟兵。 面对着武器装备先进的敌人, 我解放军战士与广大劳动人民同心同德, 英勇奋战, 最终全歼了不可一世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

昔日的战场就在我们脚下,革命先辈的教诲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幸福生活的难得,如今我们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缅怀先烈、 悼念英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生活中有喜有忧, 我们可以等待惊喜, 也可以挣扎烦恼; 可以在波折中寻求顺境, 也可能无端陷入泥潭。 我们需要的正是当年这种这种用于直面任何困难的沂蒙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作为支柱,我们便能点燃自己的信念篝火,才能学会感激充满生机的每一天。

现如今, 孟良崮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 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亘古长存。 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大好时期, 我们要在继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同时, 在社会大发展的洪流中,利用掌握的文化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具体贡献了多少力量、 积累了多少财富, 而在于真正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也许最终我们的努力相较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是微不足道的付出, 但我们活得坦然, 更活得有意义。

历史在过去驻足, 生命仍在奋发前进。 我们要时刻记住历史, 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不断地在现代化的今天发挥聪明才智, 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专科) 专业 李学慧

2013年 11 月 24日至 25 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山东临沂视察工作时指出: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西柏坡精神一样, 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2018年7 月 12 日至 13日, 我校开展了 “凤凰花开” 筑梦行动, 我们19名女大学生很荣幸在学生工作处老师的带领下, 到沂蒙学习并践行 “传承沂蒙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 。通过此次活动, 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 40年来, 国家的新成就、 新面貌。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蒙是革命老区, 也是一片奉献的热土。 我们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沂南沂蒙红嫂纪念馆、 蒙阴岱固地貌区、 岱固战役遗址, 一路学习, 并缅怀那些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英雄先辈。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解说员为我们讲解了孟良崮战役的概况: 1947 年 5 月 13 日至 16 日,我华东野战军在陈毅、 粟裕的指挥下, 以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的英雄气概,集中优势兵力, 消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七十四师,扭转了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主席用七个字来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兵民是胜利之本! 展厅中的种种实物、 信件、 战争照片, 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 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不禁对英雄的军队和人民肃然起敬!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 的专题纪念馆, 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我们认真聆听红嫂事迹, 观看鲜活的复原场景, 黑白照片和建筑遗址, 无不讲述着红嫂们动人的故事: 打破封建观念束缚, 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 精心照料革命后代, 自己的 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的 “沂蒙母亲” 王换于; 肩扛火线桥, 保证进攻孟良崮的部队顺利通过的李桂芳; 甘冒生命危险拯救伤员, 为中国革命做出无私奉献的祖秀莲; 烙煎饼、 做军鞋、 筹措粮草、 运送弹药, 不计代价拥军支前的英雄群体 “沂蒙六姐妹” ……我的眼睛不觉竟变得湿润, 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其中。 尤其是听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所作的革命事迹报告《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 ,深深地被王换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舍己抚养革命后代、 冒死营救革命同志的大义之举所触动! 陈毅元帅曾说: “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 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 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 此番评价,凝聚着沂蒙山人对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咱们那个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 这首源于战争年代、 成于建国初期的 《沂蒙山小调》 , 唱出了八百里沂蒙的秀美, 歌唱了美好的新生活、 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可以用四个词语来形容沂蒙: 红色精神、 绿色沂蒙、 文韬武略、 地质奇观。 地质奇观所指就是岱固地貌, 它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 数量多、 造型美、 分布密。沂蒙不仅是红色革命文化的沃土, 也是净化心灵的天然奇观!

巍巍沂蒙山, 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 滔滔沂河水, 诉不尽沂蒙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在这片红色革命孕育的热土上, 沂蒙人民无怨无悔地爱党爱军, 与党政军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共同锻造了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的沂蒙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 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沂蒙精神的延续, 是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的, 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在继承与弘扬的同时, 必须以新的实践为基础, 赋予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才能使其光照千秋!

红嫂舍生死, 雄师缚虎狼; 青山依旧在, 我辈续华章。 纵观当下, 我们生活在这幸福的年代里, 不再受战争、 饥饿、 寒冷的威胁,享受着高等文化教育和充足的物质生活……我们必须对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们表达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没有他 (她) 们, 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没有他(她) 们, 就没有我们的新中国! 我们作为现代女大学生更应珍惜当下, 承担起 “传承沂蒙精神, 讲好沂蒙故事” 的历史责任担当, 让红色沂蒙精神万古长青! (学生工作部 (处)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