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用劳动教育塑造学生优秀品质


  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熊健民教授在对我校进行意见反馈时特别指出:“学校坚持开设劳动教育课已有二十余年,把劳动教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组织有序,突出过程考核,效果良好。”
  我校的劳动教育课始于 1994年,由后勤处牵头组织,学生处会同教务处做好课程安排,各教学系部协同组织。20 余年来,学生劳动教育课始终风雨无阻,砥励前行。据不完全统计,累计约超过12万人次的学生参加过劳动教育课,广大莘莘学子在劳动中洗涤着心灵,充实着自己,感受着快乐。
  劳动教 育课主要内容为组织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并进行义务建校劳动、校园环境卫生保洁、食堂及公寓等区域的辅助管理等。学生在劳动结束后要完成 1000 字以上的劳动心得体会总结,并在小组会议上进行体会交流。劳动教育课成绩以百分计算,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劳动态度和劳动质量考核,60 分以下者安排重修,经重修仍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执着坚持、团结协作的品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让同学们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技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好的劳动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实践指导老师。我们的一批批实践指导老师始终遵循“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宗旨,冯鹤林老师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十一年,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经她指导的劳动教育学生多达 4 万余人。2007 年,冯鹤林老师获得了由中共山西省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教科卫体工会联合会授予的山西省第九届“育人杯”先进个人;2003 年至 2010 年,连续获得院级“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全体后勤人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同时,主管部门后勤处校园服务中心自2004 年至 2010 年连续七年荣获“校园环境服务先进示范标兵”。
  劳动使我们的人生得以完整,一切价值只有劳动之后才能体会其真正价值,一切意义只有在劳动之后才能领略其真正意义,一切乐趣只有在劳动之后才能感受其真正乐趣。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因而劳动教育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课余生活的丰富,有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和思想觉悟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的融合贯通。我们将继续坚持开设劳动教育课,努力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