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读过郁达夫先生 《故都的秋》,那是北国的秋,那是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而南京的秋,则是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相似,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南京的秋,从第一片梧桐叶落下开始,人不知道秋的凉,但树知道。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叶子。
南京的秋,是要耐心等待的。
不像春天的花,东风一吹就四处盛开了,不像夏天的树,立夏时节就葱葱郁郁了,南京的秋,需用时间慢慢的酝酿;立秋时的夏景,处暑时的朗星;白露时的桂香,秋分时的晨雾;寒露时的秋雨,霜降时的枫红;直至立冬,北方多有飘雪;这里却是色彩斑斓叶舞秋山!
南京的秋,是要留心发现的。
都说南京的春秋季短,忙忙碌碌早出晚归的空隙,去石象路寻秋色、去栖霞山赏枫红,似乎在每个周末的稍稍犹豫中就错过了。其实,单是那满城的梧桐、转角的银杏,透过秋雾的远山、伴着秋雨的落叶,大街小巷,眼之所及,随处都见秋色,从第一片树叶转黄,到最后一片树叶落下,不知不觉,秋天在南京,原来逗留了很久。
南京的秋,是要用心品味的!
读过历史,会明白:石象路的秋色如此醉人,独特的布局是根源之一;听过故事,会知晓:美龄宫那条秋天的项链,见证了一个世纪的爱情;诵过古诗,会感叹:栖霞山红于二月花的霜叶,自古就是摄人心魄的;赏过古画,会了解:清凉山的银杏谷,是和山水画家的扫叶楼相得益彰的;看过红楼,会发现:湘云的螃蟹宴、黛玉的菊花诗,还有那些大观园里的秋色和美食,在南京都是能找到的!
都说秋季思悲,思虑太过,秋便成了愁。南京,尽情地赏秋吧。一叶知秋,处处都有,美得让人不禁微笑,深锁的眉头也渐渐展开,愁去,只留走心的秋。
秋风中,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弹奏出秋天的童话:请记住我最灿烂的笑靥,请留住你最深情的视线,双手合十,祈求上天,留住这南京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