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橄榄
秋风送爽中,收到母亲从老家托人捎来的一大包青榄,心情无比愉悦,满掬一把在手,轻轻地深情地嗅上一口,熟悉而芬芳的果香如天籁一般沁入心脾,这是家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呵。撷取一个洗净,放入唇齿之间,咀嚼几下,慢慢地,一股淡淡的涩味溢满口腔,继而,涩味变成甜香,余味隽永。
冥冥中,我仿佛看见,年近八旬、脸上布满如核桃皮似的皱纹的母亲,颤巍巍地站在橄榄树下,擎起竹杆,拨开青葱的冗叶,瞄准一个,轻轻一捅,随即,一枚榄果马上华丽地诗意地坠落,噗的一声,落在铺在地上的茅草上,不一会,铺了诱人的一地。
老家盛产青榄,很多人家都在屋前屋后种有青榄树,每年早春,几场贵如油的春雨落下来,仿佛一夜之间,所有枝桠都如变戏法一般,缀满嫩绿嫩绿的新叶,不久,整棵树亭亭如盖。到了五六月份,满眼繁花,如无数星星在树叶罅隙间眨着调皮的眼睛,从早到晚,蜂飞蝶舞,嘤嘤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俨然上演露天交响乐。到了七八月份,果实初长成,一颗颗,一串串,像珍珠,似翡翠,如玛瑙,随风起舞,让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树叶和果实筛下阳光的斑驳光影,将方寸之地妆扮得像一个梦幻剧场。孩童时代的我,喜欢坐在橄榄树下,看着朵朵白云从树巅缓缓流过,觉得一颗心也变成了白云,不知飘向何方。
平时,我和小伙伴在橄榄树下玩游戏、做功课、聊天,橄榄树像仁慈而温情的老人,张开巨臂,为我们挡住猛烈的阳光和急骤的风雨。到了金秋十月,橄榄成熟了,我们挎着竹篮,如小猴子般敏捷地爬上树去,摘个不亦乐乎,不消半天时间,便可满载而归。
据有关史料记载,青榄已有 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远在汉代的 《三辅黄图》中,就已把青榄当作珍果种植。因其树之美,因其果之香,很多著名古诗人都曾在诗中提到它,赞誉有加,比如“风前橄榄星宿落”(宋,黄庭坚,《寄黄龙清老三首》 )、“浆酸橄榄新”(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活火闲煎橄榄茶”(宋,陆游,《夏初湖村杂题》 )、“初如食橄榄”(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等。
青榄可以生吃,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小时候,每到橄榄丰收的季节,每天出门前,我们都会往兜里塞进几十粒青榄,藉此作为解渴、解馋之物。青榄可以用来煲汤,在我记忆中,母亲经常给我们煲橄榄骨头汤,经过几个钟头熬制的老火清汤,清甜而不腻,十分开胃,具有极好的止咳清肺的作用。
青榄除了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还有治喉痛、解酒毒和鱼毒、治骨鲠等药用功效。
青榄一时吃不完,可以做成各种凉果,一年四季,想吃就吃。其中,腌制法最为流行,做法很简单,把水烧开,放进适量的食盐或白糖,凉透后倒进坛子里,然后把洗干净并晾干的榄橄放进去(盐水或糖水淹过橄榄三至四公分左右为宜),盖上盖子,一个星期后即可食用。每次回老家过年,临走时,母亲都会送给我一两坛几个月前腌制好的橄榄,说别忘了远方的家,想家的时候就吃几颗。
长大后,我像羽翼渐丰的雏鹰,怀揣理想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离开故土,外出工作,人在他乡,我常常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橄榄,梦中,常常响起台湾歌手齐豫唱的 《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