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迷案背后的善意警示

——读《新参者》有感□ 护理学院 韩卫红




日本桥的小传马町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死者是一名刚搬来不久、漂亮的45岁独居女子三井峰子。谁杀了这位新参者?凶手行凶的动机是什么?是长期计划,还是一时起念?
《新参者》是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被认为是“加贺恭一郎系列”迄今最杰出的作品,2009年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一名。新参者,日语意为新加入或刚来到的人,这里既指刑警加贺恭一郎,也指被害人三井峰子。
东野圭吾以三井峰子被杀为原点,以加贺对被害现场物品、邮箱信件、电话联系、亲人朋友等的排查为辐射,通过一系列平凡而琐碎的故事:夫妻猜忌、父女争吵、母子误解、婆媳矛盾、女性追梦、挪用公款、宠溺害子等,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传统风情的日本桥人形町的市井生活画卷。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引人入胜。书中每个故事既独立又相关,灰隐伏线、相互交错,阅读和思考之后是恍然大悟,继而是对作者构思和观察的由衷佩服。凶杀案现场没有搏斗的痕迹,凶手很可能是受害者的熟人。谁会是那个熟人呢?跟随刑警加贺恭一郎抽丝剥茧的调查,读者走进东野圭吾早就建构好的故事中。
刑警在死者房间发现了保险公司的宣传册和公司推销员田仓先生的名片。田仓的证言和刑警的调查有30分钟空白的差异。30分钟足以行凶。他是凶手?不是。那他为什么说谎?为了男人的约定,为帮仙贝店老板掩盖母亲罹患癌症的真相。
案发现场的人形烧盒子上留有三种指纹:死者、卖人形烧店员,凶手?人形烧7个有馅儿3个无馅儿的特殊需求把调查指向了松失料亭小伙计。小伙计奉命为老板情人浅美买送人形烧,但浅美却将之转送给邻居三井峰子,她不喜欢礼物却不忍辜负老板的好意。老板之所以相信浅美私生子的谎言,是因为他喜欢被信任和依赖的感觉,想给予浅美一些生活帮助。
峰子被害前发送一封邮件“买了,六千三百元,下次给您带到店里。”什么东西这么贵?是一把食用剪。在“陶瓷器店的媳妇”中,婆媳之间矛盾争执的背后,是相互关心的脉脉温情。这把食用剪就是媳妇为婆婆外出旅行悄悄准备的礼物。
“在那个广场上抚摸了小狗的头,这时又遇见了小舟町的钟表店老板。我们互相笑着说:‘真巧啊。’”电脑上的文字显示钟表店老板和峰子是熟人!老板是凶手?调查得知,老板每天带小狗到水天宫(保佑生育和顺产的神社,抚摸那组“子宝犬”的铜像会有好运)附近散步,是他偷偷为独生女儿祈福的幸福时刻,那因反对女儿婚姻而声称断绝父女关系的怨怒早已烟消云散。
因离家的儿子和女友住在小传马町,峰子从蒲田搬迁到这里。儿子执着于个人爱好从大学退学,2年没有和母亲联系过。峰子每天到西饼店购物,是为了看望当店员的“儿媳”。发现“儿媳”怀孕,她就每天去“抚摸小狗的头”,享受护佑儿孙的快乐。峰子不知道,因为建筑物拆迁,她走错了店,认错了人。
峰子被害大约在当天7点半,她与好友7点的约会被推迟到8点。单身的多美子是峰子大学时代的好友,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大学毕业后奉子成婚的峰子,一直放不下成为翻译家的梦想。儿子离家、好友支持、能力不错,使她获得了与丈夫离婚追梦的勇气和自信。梦想美好,现实残酷。面对好友突然出国完婚的意外,峰子一下子陷入尴尬境地。她虽心有怨言,但还是购买了昂贵礼物祝福好友。多美子为误解好友而自责,为好友遇难而悲伤。
峰子生前曾咨询律师希望再次分割财产。她原以为依靠自己的翻译可以很好地生存,但好友的突然离开、“儿媳”的怀孕使她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保障,而前夫的外遇传闻使重新分割财产有了可能。初恋去世,前夫与女儿巧遇,所谓的外遇不过是前夫的私生女。当初前夫同意与峰子离婚,不是不爱只是为满足她追梦的愿望。
税务事务所老板岸田是峰子前夫的大学师兄,两人是几十年的好友。不仅自己的保洁公司业务由他办理,还将峰子名下的公司财务也交由他代为打理。峰子再次分割财产的要求使岸田极为惶恐,因为他挪用公司巨额款项的事情将要败露。父亲的恐惧日渐加深,儿子一家的高消费依然故我。
岸田儿子家有个绳子不匹配的新陀螺,是他不得已送给孙子的礼物。为什么岸田会送个绳子不匹配的陀螺?案发前峰子手机留下一个来自公共电话的来电记录,那是岸田打来的。和峰子交接公司财务的时间已到,但他要践行承诺却是无计可施。他只好准备了杀害峰子的陀螺绳。
《新参者》写的不是令人恐怖的凶杀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儿子为了患重症的母亲,撒了善意的谎言;松失料亭老板没有拆穿情人的谎言,是享受被信赖助人的快乐;陶瓷店婆媳虽有争吵,但她们默默关心着对方。钟表店老板尽释前嫌,为怀孕的叛逆女儿祈福;峰子重分财产,要为离家的儿子提供更多保障。刑警调查中的家长里短故事,让人倍感亲切,心中不时涌起一些小小的感动。
凶手的脸上没有“凶手”二字,杀死峰子的凶手也不是坏事做尽的恶魔,而是一个稳重敬业而溺爱儿子的父亲。儿子犯了小错不在意,犯了大错就包庇,无限制地满足儿子奢侈生活的需求,岸田因宠溺孩子挪用巨款,为掩盖过错铤而走险,最终酿成大祸,追悔莫及。
如果三井峰子没有离婚独居,如果三井峰子没有错将店员认“儿媳”,如果好友没有突然出国结婚,她还会被害吗?如果岸田没有得到客户几十年的信赖,如果岸田及时制止儿子的小错,如果岸田不溺爱儿子奢侈生活,他还会杀人吗?在这起悲剧事件中,三井峰子的选择只是偶然因素,岸田的作为才是必然因素。
掩卷静思,在东野圭吾编织的悲欢故事中,你能理顺凶杀案的来龙去脉,但你是否明了他不动声色的警示:溺子如害子,溺子如害己。